APP下载

二战英国名帅路易斯?蒙巴顿遇害之谜

2015-05-30佚名

蓝盾 2015年11期
关键词:麦克爱尔兰日军

佚名

1979年8月27日,爱尔兰穆拉莫尔小镇,天气晴好。一家人提着龙虾篮子上了自家的小游艇——“影子5号”出海了。大约十分钟后,爆炸发生,船上男女老幼一共7人,4人当场丧生,剩下3人均受重伤。

“影子5号”的主人,也是死者之一,是在英国现代史上享有很高声望的路易斯·蒙巴顿。他是二战期间盟军东南亚战区的最高司令长官,曾任英国第一海军军务大臣,英国国防部部长,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海军副官。

爆炸发生时,蒙巴顿已经79岁高龄,并已退休14年。退休以后的他热心于慈善事业,并不多涉及政事。是谁杀了他?

二战中得到了

丘吉尔的赏识

1979年9月5日,威斯敏斯特教堂。大英帝国为蒙巴顿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出席葬礼的除英国王室全体成员、英国陆海空三军将士外,还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欧洲国家的君主,以及美、法、印、加、澳等国的元首、总统特使和政府代表。但为了尊重蒙巴顿生前的意愿,葬礼没有邀请任何一个日本人参加。

这位英国绅士与日本人之间有什么恩怨?他的死会和日本人有关系吗?

我们来重走一遍蒙巴顿的人生轨迹,看看到底是在哪一段给他埋下了死亡的伏笔。

1900年,蒙巴顿出生在英国的温莎堡。他的曾祖母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姨妈是俄国皇后阿莉克丝,母亲是赫茜·维多利亚公主。而蒙巴顿最崇敬的人,则是他的父亲路易斯·巴登堡亲王,作为德国王室成员,他为了追寻海军梦想,放弃了德国国籍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直至担任了英国第一海务大臣。

与父亲一样,蔚蓝的大海和军舰比起华丽的皇宫来说,更令小蒙巴顿着迷,因此他13岁就进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军校学习。但一个变故改变了少年不识愁的蒙巴顿,让他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一战之后,英国上下反德情绪高涨,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蒙巴顿的父亲因有德国王室背景,被迫辞职。

当时14岁的蒙巴顿含泪立誓,他一定要坐上英国海军最高统帅的宝座,为父雪耻。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巴顿这年39岁,已经是英国“凯利”号驱逐舰的指挥官。在一次与德国舰队的激战中,他的驱逐舰遭到严重破坏,德军中队司令官发出了信号:“赶快弃船,否则就把你击沉”。蒙巴顿回复信号说:“你试试,我也会把你击沉”。尽管最终“凯利”号被大批德国飞机炸沉,但幸存下来的蒙巴顿在作战中的英勇表现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肯定,丘吉尔决定日后要委以重任。这个机会不久就来了。

英帕尔战役的胜利

1941年,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南方军也向东南亚各国发起全面进攻。1942年,日本占领了马来西亚和缅甸,切断了中国与外界的最后一条交通线。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盟军节节败退。

在这种局势下,1943年,中、美、英三国又在收复缅甸的问题上发生了战略分歧。为了解决分歧,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在印度统帅部之外另设一个“东南亚盟军统帅部”,也就是东南亚战区。丘吉尔选定的总司令就是蒙巴顿,他的职责是负责协调这一战区的海、陆、空军联合作战。这意味着,此后蒙巴顿要对付的,就是东南亚的日本人!

1943年10月16日,蒙巴顿来到重庆,和蒋介石一起商讨中、英、美三国如何在东南亚战区共同抗击日军的问题。其实在这之前,中、英、美在军事合作上一直磕磕绊绊,历次的会谈气氛都不太愉快。但蒙巴顿的绅士微笑和极佳的口才成了一剂润滑油,使中、英、美三方的会谈气氛变得相当融洽、和谐。

此后蒙巴顿把三国军队在东南亚拧成了一根皮鞭,目的就一个,狠抽日本人!

随后,蒙巴顿果然狠狠地抽了日本人一鞭子,这一鞭子几乎再没让对方缓过气来!

1944年3月,日军为彻底切断同盟国对中国军队的补给,为占领印度做准备,也为当时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的日军提升士气,集结起10万军队进攻盟军的反攻基地英帕尔。史称“英帕尔战役”。

战役打响后,蒙巴顿火速赶到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亲自指挥作战。他的对手是谁呢?牟田口廉也。

英帕尔战役发起之前,牟田说过这么一句话:“说起大东亚战争,那是我的责任。在卢沟桥下令开第一枪的是我,因此我必须设法尽早解决这场战争!”

1944年3月8日,狂妄的牟田率日军第15军的3个师团共计10万多人,强渡印缅边界地区的钦敦江,直逼英帕尔。

面对这个急功近利的对手,蒙巴顿很快找出了他的软肋,这家伙渡江作战,补给必然不足。于是蒙巴顿迅速做出回应,令沿江部队都退回到英帕尔附近的高地上设防,拉长战线,致使日军远离后方基地、背靠大江作战。丛林运输线被美军空军炸断,加之缅甸雨季到来,丛林中疾病肆虐,日军官兵不是饿死就是病死,很快就溃退回钦敦江边,4个月之后,英帕尔战役以5万名日军横尸钦敦江畔结束。

这个消息让日军大本营气炸了锅,一把将日本驻缅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全撸了下来,牟田口廉也恼羞至极,剖腹自杀。

蒙巴顿这个仇可结得不小!这一战让日本人在缅甸的主力部队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这是日本历史上在陆战中最惨的一次大溃败。

此后蒙巴顿又开始了在东南亚战区的全面反攻,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但这还不算完,他接下来还有节目。

1945年9月12日,新加坡。东南亚盟军司令部举行了对日军的正式受降仪式。蒙巴顿作为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接受日军的投降。他提出一个要求,日方将领必须要在他们自己的部下面前签属投降书,而且必须象征性缴械。得到这个消息,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无法接受,让板垣大将代替他参加。仪式结束后,板垣等几个日军将领还想和蒙巴顿握手寒暄,被断然拒绝。

早在儀式前,蒙巴顿就明令属下:任何人都不得与日本人握手。其实蒙巴顿退休以后,也访问过许多国家,包括苏联和中国,但他没有访问过日本,据说日本人也不欢迎他。

战场惨败、受降仪式上的奇耻大辱,日本人必定对蒙巴顿恨之入骨。但蒙巴顿的死亡时间是1979年,日本人在34年之后,千里迢迢跑来对已进入暮年的蒙巴顿实施暗杀的可能性有多大?

爱尔兰共和军自称是他们干的,可问题是蒙巴顿并没得罪过他们

谁想要置蒙巴顿于死地?

“影子5号”爆炸30分钟后,英国多尼戈尔郡的民主党办公室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对方自报家门说他们是爱尔兰共和军,并声称已对蒙巴顿勋爵执行了死刑。

凶手已经自报家门了。那么这个爱尔兰共和军是个什么组织,与蒙巴顿勋爵又有什么恩怨?这事儿还得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公元十二世纪末,爱尔兰沦为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地。大批英国人涌人爱尔兰,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加深,爱尔兰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1913年爱尔兰人民建立了爰尔兰义勇军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改名為爱尔兰共和军。1918年,一战结束后,英国国力减弱,已无力镇压日渐高涨的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于1920年签署了《英爱协定》,将爱尔兰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获得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爱尔兰仍划归英国统治。爱尔兰共和军宣布他们将继续为实现南北统一而斗争。1939年,爱尔兰共和军开始在英国制造爆炸事件,被爱尔兰政府和英国政府取缔,随后转入地下。

那么,蒙巴顿在北爱问题中又扮演过什么角色?

1920年,20岁的蒙巴顿在社交舞会上结识了埃德温娜·安夏理,她是著名银行家爱德华·卡塞尔的孙女,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继承人之一。两人一见钟情,在热恋两年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英王乔治五世、玛丽王后和成尔士王子全都出席了他们的婚礼。

过完蜜月,蒙巴顿又回到海军,继续他的海上生涯,二战结束后,他做了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之后,仍回海军服务。

1955年,蒙巴顿终于履行了他儿时的誓言,成为英国第一海务大臣。之后,他又担任了英国国防部部长。直到1965年光荣退休。

故事讲到这里就有些奇怪了,蒙巴顿勋爵直到退休,似乎也没和爱尔兰共和军有过什么交集,那么是他在退休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成为爱尔兰共和军的

暗杀目标

退休后,蒙巴顿一直住在英格兰南部的布兰格兰斯庄园。60岁那年,他痛失爱妻,并从妻子那里继承了位于爱尔兰的克拉斯邦城堡。

克拉斯邦城堡位于爱尔兰西部的思莱戈郡,是爱尔兰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也许是因为思念妻子,他几乎每年都要来这里小住。

不过,1979年,蒙巴顿真不该再到这里来。因为这一年对于英国和爱尔兰来说,都是个敏感的年份。

1979年,是北爱问题爆发的第十个年头。爱尔兰共和军和他的政敌爱尔兰国民解放军不约而同地都想干点大事,以示祭奠。且这一年,又是英国的大选之年,玛戈利特·撒切尔夫人的内阁即将上台,这正是两支爱尔兰武装表明自己实力,继续向新一届英国政府施压的大好时机。有什么比刺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更能引起轰动的吗?一名政府高官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目标。

1979年3月30日,北爱尔兰秘书长艾瑞·尼夫在英国国会的停车场被炸身亡,策划者是爱尔兰国民解放军。接下来就轮到爱尔兰共和军上阵了。于是,他们选择了蒙巴顿。但英国王室成员众多,为什么会偏偏选上已退居二线,79岁高龄的他呢?

首先是他年龄大了,容易下手。其次是他身份高贵,分量够重。在王室中,蒙巴顿还担任过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海军副官,是当代英国王室中涉入政治最深的人物。他还是菲利普亲王和查尔斯王子的精神导师。

蒙巴顿与查尔斯王子一直互称“我的名誉祖父”和“我的名誉孙子”。蒙巴顿死的那年,查尔斯刚三十岁出头,此前,查尔斯王子的结婚对象本应是蒙巴顿的孙女。但在蒙巴顿葬礼后的烧烤聚会上,他结识了戴安娜。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位老人,就没有受到特殊的保护吗?

其实,爱尔兰警方也曾预测到爱尔兰共和军的下一个暗杀目标很可能是蒙巴顿。他们也曾建议他取消每年夏天去穆拉莫尔小镇的度假计划,然而蒙巴顿给予的回复是“他们怎么会对我感兴趣?我只是个年迈的老人而已”。

蒙巴顿在说完这句话后,他的生命也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爱尔兰共和军

给英国政府的一枚子弹

爱尔兰共和军的行动小组很容易的就策划出了行动方案,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蒙巴顿有来爱尔兰度假的习惯,穆拉莫尔小镇自然是行动的最佳地点。

他们选定了两个人来执行任务,一个是托马斯·麦克汉,他擅长爆破!另一个是弗朗西斯·麦克吉尔,24岁,是爱尔兰共和军的志愿者,他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1979年8月,二人来到了穆拉莫尔小镇。与此同时,蒙巴顿也像过去一样,带着家人来到了克拉斯邦城堡度假,他最喜欢开着他的“影子5号”和一家人出海去捉龙虾。8月26日,他把船开到多尼戈尔湾时,放下了虾笼,回来之后把船停在了穆拉莫尔码头。

当天晚上,麦克汉和麦克吉尔也来到了码头,麦克汉把自制的23公斤重的炸弹放上了船,麦克吉尔则负责放风。放好炸弹后,两人连夜开车逃往爱尔兰边境。第二天上午,他们出现在穆拉莫尔西北部128公里外的格拉纳德小镇,正碰上警察检查车辆,开车的麦克吉尔非常紧张。警察见二人都没有刮胡子,像是通宵没睡,怀疑他们偷车,立即拘捕了二人。

警察在查看了两人的证件后,很快查出了麦克汉爱尔兰共和军的身份,当即把这两个人分开来进行审讯。

麦克汉一直拒不开口,而24岁的麦克吉尔却慌了神,他慌慌张张地说了句:“我没在船上放炸弹”。警察感到事有蹊跷,继续审讯,但此后麦克吉尔却不肯开口了。

1979年8月30日,天气晴好。上午11点,即麦克汉和麦克吉尔被捕后的两小时,蒙巴顿决定赶在中午聚会前到海里把前一天放的虾笼收回来。11点10分,他带着女儿、女婿、女婿的母亲,还有两个双胞胎外孙出海了。负责在岸上保护一家人的警察看着小船到了放虾笼的地方。就在他们要打捞笼子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船童麦克斯维尔当场被炸烂,验尸官已拼凑不出他完整的尸体。蒙巴顿14岁的外孙尼古拉斯·纳其布尔也当场死亡,蒙巴顿双腿被炸断,在被抬到救援船上不久也死亡了。女婿的母亲82岁的布拉伯恩夫人在送往医院后不久身亡。蒙巴顿的女儿帕梅拉、女婿约翰·布拉邦尼勋爵都是双腿被炸断,和他们的另一个儿子蒂莫西侥幸活了下来。

事情果然不出爱尔兰共和军所料,蒙巴顿的死讯确实上了报纸头条,成了一枚重磅炸弹,炸碎了英国王室的心。然而爱尔兰共和军只猜对了一半,这次血案同样震惊了英国和爱尔兰人民,由此引发的是反感和憎恶。看看当时一家英国小报刊登的一句讣告:“这帮邪恶的杂种!”

一个星期后,英国为蒙巴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蒙巴顿勋爵的国葬仪式是继1965年丘吉尔去世后,英国举行的最隆重的一次国葬。世界各国王室成员纷纷赶来以示哀悼。

(摘自《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猜你喜欢

麦克爱尔兰日军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爱尔兰睡眠学会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
爱尔兰巨人之路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