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医院“资产负债表”总资产的因素

2015-05-30张惠芳钮秀荣

经济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公立医院

张惠芳 钮秀荣

摘 要: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账面价值:是指资产类会计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科目,主要包括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账面余额后的净值,

关键词:公立医院 资产负债表 减值科目 总资产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112-03

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公立医院资产是医疗机构占用或者使用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存货等;固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但是减值科目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如计算不准确会对医院的总资产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减值。为了确保医院资产保值增值,应按照制度及规定合理、准确、无误差、计算资产原值及资产的减值科目。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目前采用的就是按流动性排序的资产负债表。它首先把所有项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并按项目的流动性程度来决定其排列顺序。

下面按“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流动性的顺序将医院资产构成及影响总资产因素做叙述:

一、医院资产原值构成及确认对总资产影响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以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存货等。

(1)货币资产。库存现金。医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为医院资产/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严格国家有关银行结算管理的规定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医院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有差额,未达账项及时调整处理,避免造成呆坏账。

(2)应收账款。财政应返还额度。本科目核算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医院,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科目年末结转借方金额应和财政决算中结转的下年度资金额相等,避免少结转资金。

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向住院病人收取的医疗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是医院尚未结算的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科目是逐年累积沉淀科目,不定期核对,科目和医院住院处“住院病人管理系统”中病人欠费统计总金额,及时发现住院病人出院后未结账现象,避免长期坏账出现影响资产。

应收医疗款。核算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而向门诊、出院病人、医疗保险机构等收取的医疗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是医院尚未收回的医疗款金额。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除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外的其他各项应收、暂付款,年末科目进行核实,对此科目计提“坏账准备”对账龄超过三年的确认无法收回的,经上报批准后,增加借记:“坏账准备”。

(3)库存物资。科目核算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而储存的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的实际成本,医院的库存物资应每月核对,即:库存物资盘点表和财务账目科目余额核对,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变质、毁损的物资,及时查找原因,避免资产金额失真。

2.固定资产。医院是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公立性事业,医疗服务离不开专业医疗设备支持,医院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比例往达到80%以上,固定资产中的专用设备比例占50%以上,固定资产原值价值的准确确定,对医院总资产价值增加及减少是极为重要,重中之重必须强调固定资产、价值、历史因素等对医院总资产的影响。旧制度中固定资产只强调账面价值,只要不报废永远保持原值,不考虑设备磨损消耗对原值影响,固定资产管理及购入资产流程不专业,有总账,明细账,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对账不仔细,没有做到账账相符、账账相符;科室固定资产处理时随意性大,不履行调拨或报废手续,造成固定资产账面和实物不符现象严重,并无据可查,这些因素极大影响了医院资产总价值。新制度将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可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在“资产负债表”中真实体现固定资产现价值,准确了解医院财务信息,在这里想把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折旧额作为重点加以详述。

(1)固定资产。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分五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价值确定。按制度规定分购入、新建、改扩建、自制、接受捐赠、无偿调拨转入、盘盈。

2011年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需要医院固定资产的历史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固定资产明细账重新核对,逐年核实确定各年发生额及累计余额,确定固定资产2011年末余额,并据此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将前期已经计入固定资产中的低值易耗品,整理归入资产/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中,发现并归集下列情况;

第一,确定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固定资产购入入库时发生未入制定科目,录入其它科目如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专用基金等,固定资产登记簿出现错误致使固定资产少入库,或出现和发票金额不相符入库金额,为避免多入库或少入库固定资产的情况发生,需要登记核实账表、审批后重新补入库。

第二,审核资产报废流程。经财政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财务已经账面处理,但是计算机“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未及时下账,出现固定资产登记簿、账面、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实物、固定资产卡片不相符。

第三,重点核实大型资产。固定资产中的房屋、车辆实行重点核查,按前期购入、新建、时间、报废事项逐笔列示,实地盘查,确保资产账实相符。

第四,核实往期固定资产账面中包括的无形资产。核实后入库到无形资产科目,并按规定核实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第五,按购入渠道核实资产来源。固定资产包括的由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按设备名称、购入时间、金额列表,财政专项购入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待冲基金/待冲财政补助资金,和自有资金购入计提折旧归入财务账科目不同,应列表按月计提。

第六,核定低值易耗品科目余额。前年度购入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小于10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小于1500元,按新《医院会计制度》归类整理计入“低值易耗品科目”。

第七,出租、出借或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应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另设辅助簿进行登记,不在本科目核算。

第八,确定核实新制度下“累计折旧”科目贷方余额。

(2)在建工程。是指医院进行基建项目的基本建设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支出,在建工程完工后尽快办理竣工决算,及时冲减前期以合同金额财务挂账的价值,以经过中介机构审核后工程定案表的定案金额重新确定,在建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在交付使用时按成本转入。同时注意:借款在建工程,发生利息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科目,避免应计入未记,造成总资产不真实情况发生;

(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医院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医院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及其他财产权利等。

商誉,即医院的真正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代表了一个企业在科技、知识等方面所占比例,企业的新技术决定了企业生产的高效率,决定了企业收益能力,在经济效益较好管理成熟的企业,无形资产的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企业经营中的品牌价值与无形资产关系,而医院的无形资产更多体现在医院社会价值、医疗信誉、公众认知度、人力资源品牌意识、人才引进成本、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造成的资源流失。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要更加重视无形资产——商誉的建设,逐步认识到无形资产的运用在医疗服务核心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对于这一点在新《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准确金额计量方法,但是随着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日渐深入,无形资产在医院中的地位和价值会逐步提升并确认,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部分真正体现出“无形资产”价值,目前,可以视其重要性在会计报表中备注详述这些资产名称、使用状况。

二、资产负债表中减值科目对总资产影响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账面价值:是指资产类会计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科目主要包括;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账面余额后的净值。财务人员准确了解、计量、核算相关备抵科目,对核实医院资产的真实价值及资产保值增值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一一叙述:

1.坏账准备。科目是资产的备抵科目,核算医院对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计提坏账准备金,反映医院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2012年新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专门增设“坏账准备”会计科目。将“坏账准备”第一次深入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是医院财务管理、医院正确核算收支节余重要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医院在财务核算时少计支出,虚高医疗收支结余。医院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造成的住院病人未结账呆账、坏账长期得不到解决,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医院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它增加与减少的方向均与资产类科目相反,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越大,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越小;医院每年期末要计算坏账损失金额,提取坏账准备后,转作为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是基于遵循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谨慎性的原则,原则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提供反映经营风险的信息,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使会计信息失真。

首先,按年末医院“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核算,按规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我院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变更历史数据会造成前期报表与更改后报表数据对比不真实,如需变更,应当按照规定权限报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年末余额(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2%~4%),计提时科目余额不真实、计量。计算方法不准确,都会直接影响到医院本年费用、本年结余、流动资产、总资产的价值,

其次,每年年度终了,应收医疗款中的单位欠费、医保欠费、住院服务处进行全面检查,对于账龄超过规定年限(3年以上)、三无住院病人、120急救病人住院后未结账,确认无法收回款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目前我院,统计病人欠费累计达到很大金额,同时医院仅核销了部分坏账。采用计提坏账准备方法后,可以尽量减少了流动资产和净资产中存在的虚数,使医院应收款项及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两个科目所占用的流动资产金额接近真实。

2.累计折旧。本科目核算医院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医院提取的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额,

医院作为医疗单位,固定资产含有医疗设备、一般设备、房屋建筑物、其他,设备价值大到上千万,数量庞大,固定资产总金额往往占医院总资产的80%以上,按医院资产80%金额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准确性直接影响医院固定资产价值、资产总价值、净资产价值,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核实计量属于医院财务核算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之前对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判断和现在不同,2012年前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年末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计提更新改造费,2012年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医院需要对在用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将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下(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设备计入“低值易耗品”,所以对固定(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3页)资产账面金额、固定资产登记簿、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实物、固定资产卡片账的盘点,尤为重要,

计提固定资产资产累计折旧的重要原则,首先区分购入渠道,如按照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部分,借记“待冲基金”科目,不能计入医院成本、费用;医院自主购入,按照应提摊销额中的金额,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区分购入渠道是避免过多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的必要过程,保持固定资产、总资产产期末余额真实、准确。

影响折旧金额的因素:图书不计提,折旧方法一经确立不得改动,折旧年限的确立,财政支出购置固定资产计入“代冲基金”,按月计提当月增加下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计提下月不提,固定资产处置盘亏时,及时财务处理。

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一般有;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采用其他折旧方法的,应按规定报经审批,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引用会计制度中的谨慎性原则,我院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额方法,

3.累计摊销。本科目核算医院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医院提取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参考文献:

[1] 国家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

[2] 丁翠和.浅谈医院流动资产管理.广东科技,2012(10)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石嘴山 753000;张惠芳,高级经济师)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公立医院
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10.1%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管理功能研究
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与研究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