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君此去几时还

2015-05-30张达明

女士 2015年11期
关键词:问君雪子阿弥陀佛

张达明

1905年,25岁的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

李叔同在东京的房东有个女儿叫雪子,虽然他比雪子大许多,而且还结过婚,但两人还是相爱了。雪子看重的,是李叔同的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在5年相伴的日子里,他们如漆似胶,甜蜜相守。

为表达对雪子的忠贞,李叔同曾专以“朝”为题做了一幅画——一位日本少妇坐在窗前的榻榻米上,周围充满了温馨和甜蜜。当李叔同将画赠与雪子时,她泪流满面,喃喃道:“但愿能与你白头到老,相伴终生。”

异乡的温柔,终究未能拴住这位热血青年。5年后,李叔同执意要回祖国投身革命。1910年,雪子随李叔同来到中国,先后在天津、南京和上海短暂逗留,最后定居于杭州。雪子对李叔同说:“我愿一生照顾你,你尽管安心做你认为高兴的事。”

李叔同虽然深爱着雪子,但内心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友夏丏尊来访,两人乘船在西湖上的湖心亭喝茶。夏丏尊随意道:“像你我这样的人,出家做和尚倒是一件很好的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夏丏尊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李叔同。

促使李叔同下最后决心出家的人,仍是夏丏尊。1916年的一天,夏丏尊来找李叔同闲聊:“我从日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断食的修养方法》的文章,觉得很新奇。你不妨也看看,说不定能在心烦时解解闷气呢。”李叔同一看竟着了迷,他在杭州虎跑的定慧寺照着《断食的修养方法》所说,开始尝试以断食的方法治病、净化身心,竟持续了17天。从此,他开始了僧人生活,为自己起了另外一个名字——李婴。

夏丏尊听说后很是着急,负气地说:“你这样做居士究竟还是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是爽快!”李叔同双手合十,微笑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夏丏尊扭身便走,边走边说:“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已打定出家主意的李叔同,在1918年农历正月十五正式皈依佛门,释名演音,法号弘一。

出家的前一年,李叔同把以前的笔砚和篆刻作品封藏到孤山的西泠印社,又写信给日本的母校东京美术学校,告知对方以后不要再给他写信了,因为“寺在深山中,邮便不通”。

同事姜丹书曾问李叔同:“何所为?”

李叔同数着念珠回答:“无所为。”

不甘心的姜丹书又问:“你在众人眼里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真就这样忍心抛下妻儿骨肉去出家?”

李叔同望了一眼身边的爱妻雪子,反问道:“譬患虎疫死,将如何?”

雪子当然听得懂李叔同的话,然而她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非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呢?她哭泣着说:“我早就没有了自己。”

李叔同面无表情地说:“对不起,真对不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雪子仍抱着一线希望,想劝李叔同回心转意。她轻轻地唤道:“叔同……”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位女施主,请叫我弘一。”

雪子含泪问:“弘一法师,请您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李叔同缓缓地说:“真爱就是慈悲。”

雪子点点头:“我懂了。”她起身离去。

不久,雪子含泪启程回国,从此满耳尽是《送别》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编辑 雨漫

猜你喜欢

问君雪子阿弥陀佛
这是恋爱,又远不止恋爱
问君何时到扬州
问黄鹂
Scientific station on the moon
三楼,够朋友
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阿弥陀佛》、《毗卢舍那佛》与《天藏菩萨》的图像内容研究
三楼,够朋友
送别
致我越来越小的母亲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