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EM的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统计分析

2015-05-30姜佳玮王艺臻淳春

经济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食品安全满意度

姜佳玮 王艺臻 淳春

摘 要: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年级和户口的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如下建议:增强法律效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积极举报问题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 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053-03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本文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年级和户口的学生进行分析之后,构建了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各食品安全满意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食品安全的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构建健康和谐的食品生产经营与消费环境。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归纳了14个单项指标食品安全满意度因素:质量状况、新鲜程度、卫生程度、营养成分、添加剂使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政府政策、监管体系、相关部门执法力度、生产技术认证、经营卫生认证、媒体监督曝光和舆论评价。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题,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和户口等;第二部分是调查食品安全满意度问题,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的总体满意度和对14个单项指标因素的满意度。每个单项指标因素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赋予分值1~5,量表分数越高表明被调查者对该因素的满意度越高。

二、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一)因子分析——结构效度检验

我们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KMO值为0.893,Bartlett值为2004.881,P值为0.000,输出的4个因子对14个变量的累计解释度为73.924%。因此我们定义4个因子:质量状况、有害物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二)可靠性检验——信度检验

从因子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4个满意度因子所包含的具体满意度指标:

1.质量状况因子:质量状况、新鲜程度、卫生程度、营养成分。

2.有害物质因子:添加剂使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

3.政府监管因子:政府政策、监管体系、相关部门执法力度、生产技术认证。

4.认证监督因子:经营卫生认证、媒体监督曝光、舆论评价。

对各因素和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信度检验表,我们可以发现4个因子的Alpha系数分别为0.853、0.830、0.865和0.818,而总体的Alpha系数为0.918。四个因子的Alpha系数全高于0.80,此外,总体的Alpha系数高于0.90,代表此量表的信度非常好。因此,调查问卷通过了信度检验。

三、不同背景下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差异情况

发放2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率为96.8%。在242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男女比例为48:52,农村与城市的户口比例为44:56,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数分别为45、62、89和46。问卷涵盖的比例适中,表明该问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大小可能与其性别、年级和户口有关,因此用SPSS19.0进行均值比较以此来分析大学生的不同背景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一)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差异情况,相伴概率P值=0.211>0.05,男生和女生对食堂的满意度均接近于3,则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其满意度都是一般水平。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比较

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差异情况进行分析,F检验相伴概率P值=0.636>0.05,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均在3左右,则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只是一般满意。

(三)不同户口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户口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差异情况,相伴概率P值=0.662>0.05,且城市和农村户口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均接近于3,则不同户口的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一)食品安全满意度框架体系

在将总体食品安全满意度分为4类二级指标之后,结合4类二级指标各自所属的14个具体指标,形成食品安全满意度框架体系(表3,见下页)。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立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感知,这种感知作用于心里就会产生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因此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模型包括4个潜变量:质量状况、有害物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所构建的食品安全满意度模型,提出以下假设,建立初始模型结构:

H1:社会监督因子对政府监管因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H2:政府监管因子对有害物质因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H3:政府监管因子对质量状况因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H4:有害物质因子对质量状况因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拟采用的全模型路径分析图如下图1所示。

利用拟采用的全模型路径分析图在AMOS软件中运行后可以得到的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检验与拟合优度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除去AGFI、CFI、IFI、PNFI和PGFI五项指标满足模型拟合优度的要求外,其他指标均与拟合优度的判别标准存在一定差距,这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一般,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为了使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进行重新估计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修正模型图。

修正模型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各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CR检验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参数具有合理的统计意义,因此前文所提出的4个假设均得到验证。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到,卡方值与自由度二者数值非常靠近,P值为0.454,表现为不显著,上述所有指标均满足拟合优度的判别标准,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四)模型结果讨论与分析

1.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由图2可知,社会监督因子与政府监管因子之间的系数为0.841,表示改善1单位的社会监督因子可提高0.841个单位的大学生对政府监管因子的满意度;政府监管因子与质量状况因子之间的系数为0.216,表示改善1单位的政府监管因子可提高0.216个单位的大学生对质量状况因子的满意度;政府监管因子与有害物质因子之间的系数为0.717,表示改善1单位的政府监管因子可提高0.717个单位的大学生对有害物质因子的满意度;有害物质因子与质量状况因子之间的系数为0.645,表示改善1单位的有害物质因子可提高0.645个单位的大学生对质量状况因子的满意度。

2.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1)社会监督因子与其所属指标之间的关系。社会监督因子中经营卫生认证系数最大(0.850),媒体监督曝光系数次之(0.649),接下来是舆论评价(0.603)。以上说明对食品安全进行经营卫生认证是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的重要保障。另外,进行媒体监督曝光对于认证监督食品安全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2)政府监管因子与其所属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大的是执法力度系数(0.817),其次是监管体系系数(0.809)和生产技术认证系数(0.763),说明相关部门执法力度的满意度对质量状况因子有重要的影响。(3)有害物质因子与其所属指标之间的关系。排在第一的是重金属含量,其系数为0.797,农药残留次之,其系数为0.788,添加剂使用第三,系数是0.777。这3个变量的系数都非常高,表明他们对于有害物质因子都有显著的影响,且重金属含量对有害物质因子的影响程度最大。(4)质量状况因子与其所属指标之间的关系。排在第一的是卫生程度系数(0.850),其次是质量状况系数(0.762),接着是新鲜程度系数(0.735),最后是营养成分系数(0.664)。说明食品卫生程度是大学生在选购食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不同背景大学生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差异情况的分析,可知不同性别、年级和户口的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满意度均接近于3,可见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总体满意度一般。

构建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可知社会监督对政府监管存在正向影响,政府监管对有害物质存在正向影响,政府监管对质量状况存在正向影响,有害物质对质量状况存在正向影响。且量表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结构效度,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也很好。

(二)建议

1.增强法律效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满意度。因此,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及时修定《食品安全法》,增强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效力。同时政府也必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强化各级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改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效率低、执法不严的现状。

2.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由于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以及一些不法食品制造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政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与食品安全相关讲座的方式,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假冒伪劣食品的鉴别能力,加强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3.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积极举报问题食品。食品安全系关千家万户。政府应该动员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积极揭露违法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渠道动态播报食品安全的监管进度,让食品安全的最新信息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同时,应鼓励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报,进一步加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森富,赵婷.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 沈丽.深圳市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13)

[3] 苏理云.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4] 陈宁,赫启昌.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4)

[5] 梁一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杭州城镇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统计评估[J].统计教育,2010(5)

[6] 王俊秀.中国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7] 荣泰生.Amos研究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8] 薛薇.SPSS统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食品安全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