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旅游景区收益管理现状的思考

2015-05-30张聪聪

2015年18期
关键词:旅游景区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张聪聪(1990.06-),女,兰州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旅游景区收益管理内涵,其次通过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收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并与国外景区收益管理的对比学习,最后希望能提出更适合我国景区收益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旅游景区;收益管理;经济效益:景区发展

1.引言

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根据《意见》看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吸引着现代旅游活动主体进行旅游活动,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行为。旅游景区收益管理战略是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制约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构建合理的旅游景区收益管理体系日趋迫切。

2.旅游景区收益管理内涵

根据学者 Kimes等人的研究,收益管理主要适用情况如下:供给能力相对稳定;产品不可储存;有能够细分的消费者市场;可以预销售的产品或服务;随着时间的变化用户的需求而存在着较大的波动;边际产品销售成本低等。旅游景区大致具备以上所说的收益管理应用的适用情况。景区收益管理是指如何让景区在某个时期内吸引最大量的旅游者,并且能从旅游者身上取得最大化收益而进行管理的行为与过程。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对景区游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预测进而合理地细分市场,适时的调整价格、产品或服务等工具以及工具的组合,从而使景区最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要素和资源获得出最大收益。

景区主要以追求利润和效率的经济收益为核心,它获得收益的途径是多样的,一般可以分为:门票、景区导游、景区交通、旅游商品、娱乐服务、食宿服务、体育及休闲服务、事件活动、场地及会议室出租、景区管理商业咨询、特许经营权和租地经营权等。

3.我国景区收益管理现状与问题

3.1我国旅游景区收益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多数旅游景区主要把门票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旅游景区收入来源。我国学者主要通过对中外景区门票价格进行比较来表述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特征,这些特征也正体现着我国门票价格的现状。曹三强、严泽民等人认为门票价格总体偏高、门票经济较重、门票收入流失较重、门票价格尚未成为有效调控客流的手段、门票价格监督体制不够健全是景区门票价格的最主要特征。宋丁、周丽洁等对“门票经济”做了诠释:景区经营者和管理者主要以依赖收取门票来赚钱的盈利模式,表现为:门票泛滥、门票乱涨价、门票腐败、门票依赖症。国家统计局通过对国内468家旅游景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景区收入中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高达46.4%。但是在国外旅游发达的地区, 门票收入仅仅占到总收入的 15%左右。这种差别意味着我国旅游景区收入以门票为主,而其他收入,包括购物、景区特许权经营、接待服务、体验项目等所占比例过低,国内景区收入体系是一种不合理的、不可持续发展的。

当然,我国景区的收益管理状况也存在一些积极意义。通过门票价格的高低体现景区价值的大小,以区分不同等级的景区。利用高门票可以限制客流量,保障景区承载力,保护景区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2我国旅游景区收益管理存在问题

⑴景区收入结构单一。国内大多数景区主要收益都来源于门票收益,当前我国主题公园门票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这种单一的收入模式造成了主题公园门票价格过高,直接导致游客人数偏低以及重游率低等问题。有些景区内可能会有其他的娱乐项目,但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没有看点,知名度小,很少有人问津,便形同虚设。或者是景区内娱乐设施千篇一律,比如说划船,有湖的公园就有船,船的造型差别不大,划船的方式也几乎一样,所以游客对划船也很难有很大的兴趣。

⑵价格定位不合理。我国的一些景区不仅门票价格过高导致一部分游客的流失,而且景区内的餐饮、纪念品等商品价格也比园外高出许多,超出了游客的可接受范围,大大降低了游客在园内的消费,减少了景区收益。不仅如此,游客将大量食品带入景区内,在景区内组织野餐等,垃圾只能丢入景区内的垃圾桶甚至就丢在原地,会更景区带来巨大的垃圾处理麻烦。而如果在景区内餐饮处用餐就会有专门的用餐垃圾处理人员,会大大降低用餐垃圾对景区的污染。景区内的商品多为旅游纪念品,如果价位太高卖不出去就体现不出纪念品的价值,也不能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纪念品商铺便成了简单的摆设。

⑶恶性循环的演化。我国景区现在实行的是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模式,景区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当地价格部门决定了门票价格。有部分地区直接将门票的收入纳入了当地财政,导致出现在地方政府和旅游景区组成“涨价同盟”的现象,这是我国近几年来门票价格一直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门票价格过高会消费者减少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其他方面的消费。因此,门票收入构成了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门票价格上涨并不一定能带来旅游景区总收入的增加,甚至会出现负增加。景区为增加收益又很难从购物、娱乐、住宿等方面增加收益,只能接着提高门票价格。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4.推动我国景区旅游收益管理对策

4.1多元化的收入渠道。进入21世纪以后, 国内旅游需求呈现出系统化、多元化的特征。旅游活动是一项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消费活动, 具有最终消费的特点。现代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综合性,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景区应当积极主动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服务体系, 畅通多种收入渠道, 以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 而不应该仅仅依靠门票涨价来增加收入。旅游景区可以多开发有价值的娱乐项目,并且进行妥善的经营管理。

4.2建立科学灵活合理的价格体系。国外旅游发达地区的景区门票价格呈现出多样灵活的特征,例如英国伦敦动物园门票划分了不同档次,成人10英镑、学生8.5英镑、儿童7英镑,还有一种适合家庭旅游的节俭型门票,30 英镑一张,包含2个成人和2个儿童,或者1个成人和3个儿童。这种独特的定价方法可以吸引到不同层次的游客,从而增加景区的收入。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借鉴国外景区的门票价格制定策略,制定灵活的价格体系,方便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开拓景区客源市场。例如分等级制定价格:不同等级的价格对应不同的游览项目,等级越高,游览的项目就越多也越精彩,游客可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合适的游览项目,也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等级的价格门票。与此同时,协调门票价格与景区内商店、餐厅价格的关系,适当降低门票价格,逐渐把景区收入重点转移到景区内餐饮、购物纪念品等服务收入上来。

4.3注重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景区利润的获得,一方面靠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靠控制或降低成本。通过增加一些促销活动、改变促销手段、合理安排销售,吸引更多的游客消费,特别注重在淡季时吸引游客增加消费,进而提高景区收益。同时,合理控制劳动力成本、物资采购和日常费用,降低经营成本,以达到增加收益的效果。当然,成本控制必须考虑其合理性,降低成本而不能降低服务质量,保证游客满意度,不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洪鹏鹏,洪帅,朱雪松. 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13.11.

[2]严泽民.对完善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9):19-20.

[3]汪季清,纵萌萌.对规范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几点思考:透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现象[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28-29.

[4]王美云.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的景区收费问题反思[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87—89

猜你喜欢

旅游景区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天津市旅游景区英文译文错误分析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