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5-05-30李志创

2015年18期

作者简介:李志创(1991-),男,河南郑州,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统计,经济统计。

摘要: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企业分配资源和资金融通起着重要和巨大作用。本文结合1999-2013年股票和宏观经济相关季度数据,采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这二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具有正向协整关系,且二者相互影响。

关键词:流通市值;交易金额;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Granger检验

一、引言

股票市场历来被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代表,近十多年,中国股市发展迅猛。2014年12月为止沪市深市的两市总市值达到35.81万亿元,2014年沪市深市两市的股票的筹资额达8157亿元(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从理论的视角来看,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有十分重要地位,金融的活动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是核心地位被绝大多数数学者所都认可的。通过从实证角度分析来看,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变动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并无一致的结论。因此,分析股市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分析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3645.20亿元,到2013年底该值达到568845.2亿元,在世界排名第二。同时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迅速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境内的上市公司共有2489家,遍布全国各地区,基本上将我国各种产业的优秀企业涵盖在内,总股本达40232.35亿股,总市值为236194.51亿元。2014全部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3%,净利润达到3.34万亿元。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股市也在逐渐的发展、壮大规模。宏观经济的增长使更多的资金做为投资资本流入股市,使股市进入繁盛时期;股市的繁荣,同样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增长。2014年沪深两市的有效账户达13748.41万户,相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还远远不够。 这三个条件使中国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资本大国。而亟待解决的是中国的股市容量不够大,可以预见中国的股市未来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

三、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及数据的收集

为了对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将参考国内外相关分析中的做法,选取以下这些指标来用做为流通市值(X1)和交易金额(X2)作为股市发展的变量,选择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宏观经济变量。选取1999-2013年我国上交易所A股交易的情况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二)我国股市与GDP的协整分析

1.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及处理

为了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对已经取对数后的三个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知,lnY、lnX1、lnX2三个变量序列都是1阶单整的序列,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2.协整检验

一般的进行协整检验的方法有这么两个:一是EG两步法,另一则是 Johansen检验法。一般常用于两个变量以上的协整检验方法为Johansen检验。本次分析的为多变量所以应该应用Johansen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通过协整分析,得出我国的股市和宏观经济是正向协整关系,即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均衡的促进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的结果来看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大于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一作用并为得到体现,应该更好的完善股票市场相关机制,打击投机倒把现象,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

[2]刘勇.我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4.(4)

[3]原素芬.基于季度数据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0)

[4]马进,关伟.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6)

[5]王连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J].理论新探,2004.(6)

[6]原素芬.基于季度数据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