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2015-05-30乔序英

2015年18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审计工作行政

作者简介:乔序英(1975-),女,汉,山东无棣人,审计师,工业会计专科,山东省无棣县审计局。

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中,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确保其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根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具有涉及范围广、年限跨度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必须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带来的影响。本文就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 引言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审计工作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风险,而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管理机制、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多个方面,因此,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有效防范措施将其降到最低,才能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

二、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一) 准备阶段

一般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是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实施的,需要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才能确保经济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但是,目前,较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部分领导干部的行政权力出现过大情况,从而形成正职领导干部独自专权的管理辖区,最终导致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出现。与此同时,监察、纪检等部分没有根据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情况制定合适的监管制度,大大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正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约束力度,最终在领导干部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时无法得到及时查处,所以,大大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二) 实施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审计力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并且,审计对象配合方面也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大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最终增大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目前,审计力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整体力量、被审计人整体力量之间存在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数量要比被审计人员的数量少很多,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对领导干部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出现的重要缺陷,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中,可以真正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数只有50%左右。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并有效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给审计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代一定影响;二是,审计个体力量、被审计个体力量之间存在的差异。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较多是来自其它常规审计部门,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而被审计人员较多都是已经参加十多年工作的领导干部,他们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来应付经济责任审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现较多漏查现象,最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另外,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很多时候会出现抵制情绪,他们根本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不会高度重视各种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最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出现各种风险隐患。

(三) 报告阶段

目前,我国较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干部都出现主管责任、直接责任等界限不清的情况,大大提高报告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一般情况下,领导干部应担负的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直接参与的相关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如相关制度、决定和标准等的批准,需要在报告中签署可行性意见,也可以直接签字作为报销的凭证。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领导干部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必须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才能确保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风险得到明确划分,最终降低报告阶段的审计风险。

三、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根据上述内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情况,合理制定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任免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以真正发挥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在实践过程中,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的选拔,需要采用公示制度,并将结果及时公布出来,其中,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选拔,必须采用公开化制度,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的选拔,以真正体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公开性。与此同时,注重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的科学性,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并加大任期制度的改革力度,有效落实领导干部任职任命的相关手续,才能确保领导干部任职目标的规范性,最终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二)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审计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大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科学构建,必须根据去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与各部分、各环节相适应的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问责制等,以真正实现对最高领导干部的有效管控。目前,岗位责任制的应用范围已经变得越来越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效率,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效益不断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问责制、承诺制等的不断推广和实施,通过有职工形成公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可以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有效问责,对于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采用正确的审计方法,注重领导干部责任、权力划分机制的有效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最终确保领导干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 注重实践联系,确保审计报告的公正性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建立合适的法律条例,有效规范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注重其行为与实践的联系,才能促进领导干部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从而避免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出现。与此同时,注重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大招聘力度和投入力度,从思想上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管理和考核,最终确保审计报告的公正性。根据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工作队伍的有效建设,必须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才能真正满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求,最终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公平性,是降低和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给以了高度重视,必须不断增强审计机关的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真正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中,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可以使领导干部的行为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并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击社会不良风气,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桑文奇.论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25-26.

[2]杨慧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115.

[3]张霞.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305.

[4]孙静伍晓伟王凤姣冯瑞辽宁省开原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界定风险[N].中国审计报,2015-06-03007.

[5]杨慧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措施[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4:115.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审计工作行政
行政学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