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尚未变平

2015-05-30来莎莎

2015年18期
关键词:弗里德曼外包全球化

作者简介:来莎莎,女,汉,浙江杭州,硕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一、概述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对21世纪初的全球化进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他认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摊平,人们将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互相竞争和合作,人们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平等。然而,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在朝着变平的趋势发展,但尚未平坦。

首先,弗里德曼描述了世界是怎么变平的,他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92年到1800年,称其为全球化1.0版本,主要是帝国进行殖民扩张的阶段;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2000年,主要是跨国公司寻求全球市场的过程,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主要是个人获得新机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和合作。他还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Web的出现和网景上市、外包、离岸经营、全球供应链、内包、搜索引擎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其次,弗里德曼分别介绍了国家、公司和个人与全球化的关系。发达国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都受到了世界平坦化的影响;在讨论公司与世界平坦化时主要介绍了公司的应对措施;在介绍了全球化中的本土化之后,作者介绍了个人在平坦的世界中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之后,弗里德曼主要通过介绍“戴尔理论”提出经济全球化可以减少地缘政治冲突。托马斯·弗里德曼自称是李嘉图的支持者,所以不断强调自由贸易的好处,虽然他也指出了全球化的一些弊端,但他仍对全球化持乐观的看法。其中,有一些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

二、全球化的特点

最重要的就是平坦的世界使全球贸易更便利,效率更高。他极力推崇跨国公司进行外包、离岸经营和采用全球的供应链。“如果企业把生产过程中相对低效率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国外,在具有相对优势的环节上扩大生产,从而整体上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那么企业便是以国际外包形式组织生产和参与国际分工的。”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从事国际外包活动。弗里德曼认为外包“创造了一个可以将知识工作和知识资本自由传送的平台。这一平台可以将各种工作任务分解、分配、生产并最后组合到一起。”②由于劳动力成本、环境污染、原材料等因素的考量,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主要是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外包给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已如此高的时代,很多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只保留了研发部门等核心业务,而将大部分的非核心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外包和全球供应链使生产效率更高,让多个国家参与到了全球分工,增加全球商品与服务需求,激励创新。因此,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有益处的。

同时,弗里德曼也批判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和离岸外包的反对派。近几年,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就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论调,认为离岸外包是导致美国民众失业的主要原因。很多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认为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民众抢了他们的饭碗。而这些言论又被某些保守政客利用,导致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民众的仇恨心理。弗里德曼指出,“认为离岸外包会导致工作岗位绝对减少的想法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即一个社会中能提供的工作总量是固定的,一旦一部分工作岗位被人占据,那么其他人就不能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了。”③事实上,发明与创新可以不断产生新的工作岗位,而这就是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平坦的世界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传播手段也更加多样。弗里德曼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人们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全球沟通的工具;万维网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数字化信息传到网上;各种搜索引擎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方便地寻找在网站上的各种信息,正是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推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④由于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发明、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更加多样,特别是近几年MySpace、Facebook、Tweeter等社交媒体的出现,真正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通过电力公司TXU建火电厂引民众不满,环境保护者通过开辟网站发布各种信息导致TXU政策改变说明互联网运动的影响;通过孟加拉国和美国合作的教育项目以及社会企业家利用平坦的世界改善美国政府的治理等案例展现网络的作用。以往单一、垂直的单向信息传播变成了多元、水平的双向信息沟通。无论距离多远,围墙有多少,在扁平的世界中,信息都可以得到快速传播。同时,虽然平坦的世界加快了信息传播,使小人物也能发声,但太多相互联系的机会不仅会扰乱宁静的生活,对整个社会也可能不是好事。最严重的问题是个人的隐私越发受到侵害,谣言漫天传播。今年年初有关“李光耀”去世的新闻更突显了这一问题。3月18日晚,在李光耀还未去世之前,网上流传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的截图,称李光耀已经逝世,之后凤凰、CNN、新浪微天下等媒体为抢新闻而中招,之后这些媒体进行辟谣,但当时假新闻已广而告之,这些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

三、世界尚未变平的原因

虽然,弗里德曼也提到了全球化的一些弊端,但他仍然强烈支持全球化,并且有些结论过于乐观。其实,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不断深入,联系愈加紧密的背后,许多问题也开始不断浮现。首先,最明显的便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加依赖于发达国家,经济更加脆弱。西方经济学家没有预料到美国2007年的金融危机,而由于世界是平的,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紧密相连,因此美国的金融危机给发展中国家也带来巨大损失。没有全球化,就不会有出口型国家、资源型市场,也就不会使得次贷风波转而快速蔓延到全世界。全球性的货币和资本自由流动加剧了金融危机。

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更依赖发达国家,中心-边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结构得到巩固,也就是说,两者并不是平等地进行竞争,所以世界尚未变平。弗里德曼最为推崇的“外包”其实只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将一国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等工业社会逻辑推广到国际范围。外包不仅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也是发达国家实施的一种转嫁危机和应对危机的机制。就其本质而言,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压迫和剥削,并不是平等的。⑤发达国家将高端、核心的业务留在自己国家,而将污染严重的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边缘国家的劳动者工作同样出色,甚至工作效率更高、更有热情,但是工资往往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劳动者相比较。然而,弗里德曼并没有指出其中的不合理性,相反,他认为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比较优势造成的结果。我们以iPhone为例,设计等高端的产业在美国完成,而低端的制造业在中国完成,富士康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两三千元人民币,但是最后苹果手机的成品完成后中国并没有享受一点优惠,价格反而比不少发达国家贵很多,这显然不平等。

不可否认,在外包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可能处于失业状态,甚至被边缘化的状态,外包的工作使他们也能够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理和生理需求,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是十分欢迎这种国际分工,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中国国内不少城市不断提出要引进外资的口号,继承从发达国家转移的外包工作。但这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平等的性质,也无法掩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的本质。因此,发达国家用比较优势论等各种理论粉饰他们的行为,让发展中国家相信他们是可以在外包这一全球化的过程中受益的。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外包行为十分赞赏,认为外包让发达国家可以更专注于核心产业,而发展中国家也和国际更加接轨了,但他并未提到外包的弊端,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带去的负面影响。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则指出,这种“合作”在发达国家看来只是对能在发展中国家雇用廉价劳动力的美称。而且,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难题是如果不参与全球化,可能会被孤立;如果参与全球化,会加强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因为两者的合作本来就不对等,一直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而如果发展中国家以追赶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话,只会在赶超的过程中不断落后。因为发达国家总是处于技术创新的浪尖,决定着未来方向。

此外,弗里德曼对于中国和印度的分析过于简单和乐观。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印度和美国差距不大了,这两个国家很快就能超过美国。但事实上,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问题,贫困农村人口的生活还是不能得到保障。就算中国目前的GDP已经与美国差距越来越小了,但是人均GDP相差还是很大。强烈的危机意识让他提出很多提高美国竞争力的方法。因此,可以看出,弗里德曼写作此书有很明显的倾向性。同时,在涉及到战争等问题上,作者也过于自信。弗里德曼提出了“戴尔理论”,认为全球供应链上的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绝不会爆发战争。因为旧式战争给供应链上的人们带不来任何好处,人们只想通过更多的货物与服务流动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⑥而且弗里德曼认为阿拉伯世界不能建立民主的社会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石油过于丰富。唯有油价下跌可以迫使这个地区的领导人改变他们的社会环境。他甚至提到:“如果美国与其联盟国家不齐心合力压低原油价格,那么,这些地区改革的渴望只能是‘胎死腹中”。⑦显然,作者并没有平等看待发展中国家,而是以发达国家的视角俯视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

四、小结

的确,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国家、组织和个人更紧密相连。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Web的出现、搜索引擎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更加自由地流通,交流更加便捷;外包、供应链和离岸经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参与全球分工的机会;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也需要全球各国公民的合作和团结。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传播手段的发展使个人空间越来越受到侵蚀。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人们的竞争是越来越平等的。然而,弗里德曼所津津乐道的外包和离岸经营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与发达国家平等竞争的机会,其实质是新形式的殖民和剥削。由于参与了全球分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依赖于发达国家,而一旦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如20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也难逃厄运。此外,弗里德曼对于中国和印度过度乐观的预测脱离实际,“戴尔冲突防范理论”太过于强调跨国公司在冲突防范中的作用,忽视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因素。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怎样利用全球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仍是重要议题,不应盲目乐观,因为如今的世界仍然不平等。(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肖莹莹,赫正飞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3月。

注解:

①蔡宏波:《外包与劳动生产率提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再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②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015年3月。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张康之,张桐:《“外包”能否碾平世界——评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学习与探索》,2014年12期

⑥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3月。

⑦同上。

猜你喜欢

弗里德曼外包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戴维·弗里德曼 美大使发表偏以色列言论遭谴责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弗里德曼眼里的“免费”
全球化陷阱
只要我们在一起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