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

2015-05-30陈浩

2015年18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效益高职院校

陈浩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与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导致企业无法获得及时获得充足的资金,运营成本上升。为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还应遵循成本-效益理论。即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管理中进行正确的成本分析,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出台合理的管理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从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人员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出发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成本-效益;高职院校;管理策略

体育馆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设置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职院校在体育馆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但由于无法面向社会开放,管理观念落后,因此导致收益低,无法维持其可持续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加强体育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以促进其发展。

一、高校体育馆的成本和效益内涵

高校体育馆的成本主要包括场馆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资金支出。其中主要是指场馆初期建设费用,此过程高职院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支出;严格控制材料成本以及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其中运营维护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管理因素,因此文章主要讨论后期维护的成本,通过成本控制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效益。而对于效益的内涵来说,则是指高校如何获得维持其发展的效益。高校体育馆效益的内涵效益的基本涵义是收益和效果,高校体育馆具有怎样的效益取决于体育馆的作用及用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馆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训练,根据高校体育馆作用类型,可将体育场馆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类,其中社会效益是指通过教学等手段建立的服务体系,而经济效益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获得维持企业发展的资金。

二、高职院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渠道单一, 资金匮乏

高职院校由于管理意识淡漠,使得体育场馆的运营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影响了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其支持力度。投资结构单一,导致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日常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数据显示,我国在体育场馆建设上获得的投资令高校很难有充足的资金来满足体育馆日常维护的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金投资明显偏低。同时,在结构上分配不合理,将多数资金由于投资建设但却忽视了后期管理,使得体育设施陈旧,破坏严重。虽然高职院校希望将场馆开放,但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场馆无法对外开放,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资金严重匮乏,一些体育场馆经过几年的建设甚至仅成为一种摆设。

(二)资源的利用率低

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影响了高校体育场馆人才培养,很多专业的管理人员无法获得相应 待遇,因此不能留在高校内部。同时,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导致多数管理人员无法长期留在场馆内部场地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多,无法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资源浪费严重,设备保养状态不佳都是目前体育场馆管理中的现状。

三、成本-效益理论下高校体育馆的管理策略

(一)转变陈旧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馆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其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但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模式也应转向企业管理模式,只有企业获得经济支持,才能维持其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上,挖掘体育场馆的经济发展潜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使体育场馆具有对外开放的能力。成本-效益理论要求告知院校必须转向企业的经营模式,并处理好教学与对外经营的关系,以提高体育馆的资源利用效率,并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二)充分挖掘高职体育场馆运营中的无形资产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邀请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专业人员进入学校,一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为高职院校管理提供方便,并且提高校内体育馆的知名度,便于其开放。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具有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的能力。同时,为促进学校向企业模式的靠拢,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及时了解社会经济的形式变化,并在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中不断实现创新。

(三)提高管理员的素质水平

上文我们提到,管理人员是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的无形资产,因此,首先应从在校内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体育馆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基于此,学校还应对组织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确保无论是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都应从多角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培训意识,促进体育场馆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想要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提高管理员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水平及专业知识,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体育馆的良性发展。

四、总结

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基于成本-效益理论下的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管理策略实施。事实证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应向企业模式靠拢。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学校明确效益目标,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现象,挖掘并充分利用其无形资产。有关的政府部门还应给予其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其稳定长期发展。(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谭苏萍.探讨成本—效益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15(06).

[2]刘雪松,孙朝娥,李斗才,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四川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

[3]江广金.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商业运营研究[J].商业时代,2014(31).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效益高职院校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