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服务品牌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5-05-30叶帆

2015年18期
关键词:城西服务型街道

作者简介:叶帆(1975-),男,江苏泰兴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处处长,副教授,从事公共管理教研工作,研究方向:公共行政、公共经济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的再丰富再发展,也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定位。泰州市海陵区城西街道“优秀服务品牌创建”的实践表明:深化街道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打造平台作为提升途径,把协同共治作为有效动力,把典型带动作为引领方式,把制度规范作为长效保障。

一、城西街道的成功经验

城西街道位于泰州主城区西部,下辖20个村和社区,是市区规划发展西北部街区和打造北部现代高效农业区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城西街道以优秀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完善服务功能,形成“一社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着力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1、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意识

优秀服务品牌创建,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群众。为推动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服务群众意识,街道强化宣传发动、组织领导和指导考核,着力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宣传发动到位。各村居通过党务公开栏、居务公开栏积极将服务品牌方案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多次反复修改实施方案。同时通过网络、报刊做好品牌宣传,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知晓、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在舆论的倡导下,各村居的志愿者逐步增加,在职党员、普通居民的比例达到70%,形成群众互帮、互助、互信、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二是责任落实到位。街道明确各村居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优秀服务品牌的打造成绩纳入年底的“三个文明” 绩效考核,并优先考虑“创新创优先进单位”的评比。激发了村居干部队伍的工作激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了他们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三是指导考核到位。街道形成了“一把手”统一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挂钩领导亲自抓的领导局面,街道还成立了由组织科、民政科、农经站组成专门的指导小组具体负责业务指导,抓方案制定、抓内容落实、抓创争效果,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做好指导工作。

2、构建基层党组织专业服务载体

在创建活动中,城西街道致力打造多元平台和载体,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选定服务对象,研究细化方案。各村居仔细调研,摸清各类群体的需求,从最主要的群体、最具自身特色的角度入手,弄清是针对老人还是针对青少年;找准是扶贫帮困还是双拥优抚等等。在确定服务对象后,确定服务品牌主题,拟定实施方案,框定服务内容,设定服务时间节点,拟定服务措施。二是定制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各村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品牌宣传,健全创建机制,不断探索系列服务载体,例如成立六位一体美德教育基地、信访代理室、党员会客厅、百姓信箱、民情信箱回音壁、社区文化长廊、笑脸墙、徐明礼环境整治服务队、贴心话语小喇叭、人文之声广播站、开心小红桌、百姓艺术团、梦想课堂、红色大讲坛、英语角等,提升了服务特色需求,满足了各类服务对象的需要,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了社区环境卫生和社区安全。三是发挥示范优势,树立创建标杆。2013年,林机社区的大院式养老、江洲社区的“俏夕阳”、海阳社区的“心灵乐园”成为海陵区十佳服务品牌。2014年,街道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创建活动的延续性,选树新的典型标杆,新增任景社区美德善行促进会、闸南社区防灾减灾的橙色卫士、海光社区晚霞情民俗文化室、兴业社区市道德模范周剑秋爱心奶奶互助会等项目。

3、创新基层党建特色服务手段

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城西街道注重服务形式、管理机制和服务队伍建设上的创新,推动优秀服务品牌建设的不断进步:一是探索服务形式,不断完善方案。街道要求各村居不拘形式,多管齐下,突出创建重点,打造品牌项目。将辖区居民的迫切需求、适应社区实际、体现核心服务、服务实施成本作为项目的研究重点,并注重探索服务的各种形式特点。创建过程中,注重调动居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主题鲜明,服务质量精细化,通过探索不同的服务形式,不断改进服务方案。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注重创建实效。为不断提高服务的实际效能,持续不断地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升级,街道要求各村居通过建立服务承诺制和服务反馈制度,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的服务质量。同时推动服务项目的立项、实施、成熟,例如景光社区“七彩关爱服务项目”的逐项实施,兴业社区周剑秋爱心奶奶互助会的“3+2+1”服务,海光社区民俗文化“周、月、季、年”活动等。通过一个个小服务项目的成熟串联,让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机制健全,服务实效满意。三是整合各类资源,汇聚服务合力。各村居成立了一支以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为主要力量的专业团队,负责品牌创建的具体事宜,例如为老服务队、拥军服务队等。村居其他工作人员及党员中心户等均纳入到服务品牌的志愿服务队,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分组,接受统一调配。同时,整合共建单位相关人力物力,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人士,例如海阳社区的心灵乐园服务品牌就与江苏牧院达成了合作协议,形成了“社工+高校专家+志愿者”的人力资源模式。

4、打造基层党建服务品牌特色

通过创建活动,一大批特色服务品牌活跃在基层,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深化了服务内涵:一是极致关怀,居家养老独树一帜。城西街道地处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部分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甚至达到70%。为更好地发挥居家养老的服务作用,林机社区整合各类资源,加强自治引导,创建了大院式养老服务模式,取得了“六不出院门”的居家养老新成效;江洲社区的“俏夕阳”以居家养老服务站、省公益创投“124”展颜项目及社区百姓艺术团为依托,全面展示社区老年群体俏丽风采;安居社区的温馨寓所爱心门铃服务品牌用小小的钥匙扣来承载了为老服务的形式和内涵。二是体贴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鉴于街道辖内留守儿童多的特点,海阳社区通过“开心乐园、爱心乐园、成长乐园”三大板块的打造,满足不同青少年的个性需求,促进青少年身心修养和人格的再塑造,构筑一块青少年快乐成长的新天地;景光社区以社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创建“梦想课堂”服务品牌,通过团中央集善之家、高职院英语角、巾帼服务岗、梦想合唱团、和谐笑脸墙五大平台,依托社区党员义工、青年志愿者、社会妈妈、五老志愿者、娃娃楼长五个服务团队开展主题圆梦系列活动。三是真诚关心,特殊群体感受温情。西仓社区坚持以热心服务流动人口的理念,通过整合共建单位和驻区单位的资源,广泛招募志愿者,为辖区的流动人口提供健康教育、法律维权等多项服务,让流动人口感受到温情、暖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西大家庭;引东社区始终把军人军属的需求当作服务的第一信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先进集体,其打造的“拥军集结号”品牌,全力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促进军爱民、民拥军。

二、城西街道的样本启示

服务没有终点,创新永无止境。城西街道通过树立“人无我有”的服务创建宗旨,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了服务品牌的创新创优,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的提档升级,形成以党建强管理、促服务、赢民心的街道工作新格局,为基层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群众满意:服务型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不能哗众取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做表面文章。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城西街道从指导思想上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目的,从方案制定上充分体现群众需求,从实施项目上聚焦服务型党组织创建。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重点帮扶,先后树立起以美德善行、

双拥优抚、扶贫帮困、居家养老、社区文化、农业技术、平安减灾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社区。这就说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摸准群众所需,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才能得到党员群众积极响应。

2、打造平台:服务型党建的提升路径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构建合适的平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实际效果。城西街道通过开展服务品牌创建,依托服务品牌建设,实行“社区搭台、行业唱戏、无偿联系”的管理模式,为社区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提供了平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转型升级。这既是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也是党组织功能定位的转型。因此,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注重策划服务活动,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只有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切实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3、协同共治:服务型党建的有效动力

优秀服务品牌创建需要整合力量提供发展动力。首先是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城西街道和社区干部一班人首先认识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品牌创建的重要性,从每一个具体环节上抓方案制定、抓内容落实、抓创争效果,为创建开展提供了原动力。同时,街道和社区又依据共治的理念,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组织志愿者队伍,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参与到创建过程之中。同时,整合相关人力物力,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社区人士,形成的“干部+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实践证明:政府和社会力量良性互动的共治局面,可以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4、典型带动:服务型党建的引领方式

作为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城西街道林机社区的大院式养老、江洲社区的“俏夕阳”、海阳社区的“心灵乐园”成为海陵区十佳服务品牌;西仓流动人口的“温情之家”、安居社区孤寡空巢独居老人的“爱心门铃”深受辖区服务群体的认可;引东社区的“拥军集结号”作为海陵区唯一的拥军服务品牌,代表泰州市接受省民政厅工作调研。这些先进典型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品牌创建的热情和积极性。城西街道的实践说明:要发现一批、培养一批、树立一批,造就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服务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5、制度规范:服务型党建的长效保障

现代治理中,以制度作为支撑,社会治理才更规范、更稳定、更持久。城西街道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制度建设,在确定服务品牌主题、拟定实施方案、框定服务内容、设定服务时间节点、拟定服务措施等方面,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通过建立服务承诺制和服务反馈制度,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的服务质量,推动服务项目的立项、实施、成熟。每年都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创建活动的延续性,选树新的典型标杆。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品牌服务的长效化,防止走过场。这就告诉我们:制度规范是服务型党建的长效保障,要切实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作者单位: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城西服务型街道
热闹的街道
用“博悟”开启少先队特色活动之旅——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城西博悟院”活动实践与思考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热闹的街道
豆苗成长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风居住的街道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