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2015-05-30毛佳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验生活数学

毛佳佳

数学是理性的,蕴藏数学知识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感性的;数学是抽象的,但学习数学的主体却是千差万别的,具体的.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低年级的小学生却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 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的经验的提炼和抽象.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自己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学习就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一年级的学生尽管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但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 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册教材“有趣的拼搭”的新课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去根据所学的认识各种物体的知识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并加以收集. 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初步复习了认识物体,而且对新知有了粗浅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拼搭,实际感受物体之间的不同点,互相交流拼搭、观察的成果,全部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使这节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数学在一年级小学生的眼睛里是神秘的,不可接近的.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感受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个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一年级教材中的“时钟的认识”,要想正确地认识每项的时间段或一个钟面,学生就先要认识钟表中的时针、分针. 教材一改以往死板的生搬硬套,而是让学生看时刻表,联想平时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放学,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使学生较易地掌握了认钟面的方法. 可见通过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活动,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充满了生活气息,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又如教“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这样设计:小朋友,你自己买过东西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买过什么东西?怎样买的?用了多少钱?然后新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讲述人民币之间的进率. 你知道1元钱买的东西多还是1角钱买的东西多?1分钱能买到1块橡皮吗?让学生明白人民币中的三个单位,“元”是最大的,“分”是最小的. 人民币对学生来说,应该熟悉,让学生以买东西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整堂课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后者和引导者,体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

数学是一种工具,讲究实用性,数学的概念、性质、法则是生动具体的,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无穷的魅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因此,数学问题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开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来到公园游玩,公园的娱乐项目如下:开火车2元/次,划船3元/次,坐飞机4元/次,碰碰车5元/次,如果给你20元钱,你每种游戏可以玩几次?在这里将问题改为:“你可以怎样玩?”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就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每名学生都能说出几种不同的答案,特别是思维活跃的学生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够将数学学好.

四、引导学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眼界,增加信息量,使他们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特殊的应用价值.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后,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东西,事先告诉家长一些价格便宜、价钱是整数的东西,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学生亲身经历了这样的活动,不仅运用了加减法的意义和人民币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又如:一年级“数一数”一课,让学生自由地在周围找一找,数一数,他们开阔的思维着实让老师吃惊:有的数自己身上的纽扣,有的数自己的铅笔,还有人数电扇、电灯……这些平时被我们这些大人所忽略的事物难道不是数学吗?恰恰是这些可爱的学生,他们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让我们重新观察生活.

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不那么遥远,数学能学;我们可以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数学有用.

猜你喜欢

经验生活数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