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

2015-05-30朱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题教材思维

朱兵

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 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目前我们面对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后进生比例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效果有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我们很难把握课堂教学尺度.

因此,为解决上述难题,我认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教学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才能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数学教学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教师对“教”的反思

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的习惯,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完善自我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1. 课前反思

新课程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以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都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文化氛围,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替换、增加、拓展和整合.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反思:“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做充分的反思与调整,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更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打折销售”“平行投影”等的授课中,要求学生走进商场去了解一些商品如何通过打折销售进行促销,在太阳光下观察实物投影的形状等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反思

一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备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特别是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

二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体现了教学目的.

三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所有学生,怎么引起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是否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 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 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若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就会白白地浪费掉. 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有秩序地进行,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充分利用时间,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课后反思

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也就是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而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学”的反思

1. 要求做好课堂摘记和作业反思. 课堂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使其学习活动有了目标. 在作业中认真反思,尤其在教师批改之后,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解题情况,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2. 指导学生如何反思. 课堂教学是学生开展反思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

(1)在集体讨论探究中反思.每名学生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交流,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过程.

(2)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劣,解题中不要满足于解对题目,而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提高学生思维创造性水平,深化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3)在回顾问题解决后反思,进一步升华思维. 教师应鼓励学生获取知识后反思解决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提炼出应用范围更广的思想;反思所解问题的结论,并在反思中形成新的知识组块.

3. 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解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 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由学生在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

总之,科学有效的反思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注入了活力,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师生将自己的反思互相交流,进一步和谐、融洽了师生关系,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合作探求知识的愿望,构建师生互动机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教师教学艺术,为师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解题教材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用“同样多”解题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