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与研究

2015-05-30欧成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思维数学

欧成坤

初中数学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而现阶段的农村数学教学,由于生源质量普遍低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作为一名置身其中的数学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这就对有关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发散性). 但是,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探索显然又不能被理解为在数学教学中每名学生都可以各行其是,同样地,思维的“开放性”无疑也不应成为学生满足于现状、包括拒绝学习新的更有效方法的理由.

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比较落后,加上小学时受师资欠缺的影响,与城镇的同龄人相比,思维上习惯于墨守成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师的工作重点. 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应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借助使用实物、模型、图片、图示等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待学生对特殊的具体事物有所认识后,及时注意把有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概括、抽象,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加深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型的逻辑思维.

数学教育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而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图形都是几何图形,它们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或由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如:矩形图形是最合理和最美的图形,矩形的长和宽是用黄金分割来组成的.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线条美和图案美,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的美,如:房屋装修中的装饰大部分都是几何图案.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要改变数学教学观念,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教师的观念随之也要改变. 像现在的教材中出现了很多贴近生活的题目与符合时代气息的名词. 并且现在的中学生和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他们的知识面宽了,取得信息的途径多了,对教师的要求也高了,对学习的看法也存在自己的所谓观点. 所有的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改变教学观念. 为了做到这些, 教师就要多学习,多探讨,多研究,紧跟时代发展;多了解数学现在的发展情况,多总结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并把这些切合适宜的东西放在需要讲的课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另外,要在接受这一册课本后,把教材熟悉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状况做出必要的调整,使学生接受起来并不感到不舒服. 拥有一套符合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根据实际也要求教师灵活改变教学方法.

三、增强信心的学习氛围

要发挥学生的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要让学生学会探讨、研究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他们中间能相互成为小老师,相互解答疑问,或多或少都拥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能感到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感觉;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并允许他们在课堂大胆地争论某些知识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很好地在他们争论的过程中认识错误,辨别易混点,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要肯定他们,特别是在他们发现某些题目的错误之处时,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教学中要多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新异看法,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提高和启发. 注重发挥学生的力量,保持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这也符合新教材的教法理念.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又将会给人注入新的活力,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原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名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性地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 由浅显的问题入手,摸索学生心理底线,增加数学解析的条条通道,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即使学生偶尔回答还不够准确,解答还不完善,教师也不应有丝毫的责备,而应去发现他们的丝丝亮点,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

四、拓宽利于实践的教学时空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具有新背景的问题,但知识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 因此,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教学的过程性,是数学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农村中学所处的环境广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教学的重点,不能再停留在自变量的选取、等量关系的寻找上,而是通过实践、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经验,有利于解应用题的素材结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 如田地的丈量、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等等就要用到三角形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分方式,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识.

猜你喜欢

应用题思维数学
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用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