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灌多化 兴趣为大

2015-05-30高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轴对称内化图形

高建

在小学数学个性化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对个性化的理解有所偏差,他们不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而是强化了自身教学的个性,太多地表现了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变相地变成了另一种灌输,灌输“我的特点”,而不是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去引导,去养成每名学生的不同个性,这就势必会引向另一个极端,学生被灌输成了教师的翻版,多的是跟进,少的是内化. 内化是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

一、用多媒体再现知识过程,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许多知识,表面上一看谁都懂得,但细究起来,谁也说不清楚,简单得就像1 + 2 = 3,常识!复杂得就像陈氏定理(也被称为“1 + 2”),深奥!用多媒体再现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直观回溯知识原点,发现知识渐进的过程,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学来的知识会让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同时,在感知知识渐进的过程中,也会认识到发展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同时又是可以践行的,每前进小一步,都是发现,关键是要有这种发现的意识和兴趣.

作为教师,用多媒体再现知识过程,要结合文本,作剪裁,不要机灌知识. 要让学生从中了解、感受,激发潜意识的萌动,为内化知识蓄积动力.

如“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片段:1. 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课件演示生活中人、景、物的轴对称图片. 讨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说,人的对称是一种美,如果左右不对称,就会不平衡. 瘸子走路不方便,独眼瞄准还凑合. 有的说,蝴蝶是对称的,是不是轴对称,不懂. 2.教师就着学生说的蝴蝶,对折后描出“蝴蝶”图的一半,讨论: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3.自己动手剪对称图形. 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在讨论到特点时,有的说,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有的说,完全重合. 学生的这些回答,虽然不是十分周密,但已经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表达出来了. 4. 讨论: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说,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一样,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5.再试: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画,有的折,从中看出不同图形的不同特点及轴对称的多少. 6.找一找我们学过的英语大写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7. 从生活中找轴对称图形的高标、实物等. 8. 出示轴对称概念的确立过程史.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者从生活中,从教材中,选取轴对称图形,展示给学生看,用实物,让学生做,概念内涵的获得,让学生自己在层层推进中,一步一步逼近概念的内涵,明白概念确立的过程.

二、联系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强化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会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学数学课表上每周至少安排了一节实践课,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节实践课,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去参加活动,使学生实际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个过程不仅要有理论教学的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 小学生天性好动,参与这一类的活动,他们很开心,也很有收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有很多,如有操作与制作的实践活动,如:摆小棒、量平移等;有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或竞赛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麻将和扑克在数学中运用等;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太阳下去测量的,如:步测、目测等;有“小鬼当家”,让学生自己做一天经济总管安排全家生活开支的,等等.

如“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片段:1.做用小杯替换大杯的实验. 2.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你觉得哪几个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3.开展换物活动,说说替换的原则是什么?比较一下,这种替换和数学书讲的替换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处?如果让你用替换的方式来测量你家水瓶的体积,你会用哪些方法测出来?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用秤来称,有的说用小碗往茶瓶里去灌水的,也有的把茶瓶里的水往量筒里倒的,还有的用尺子去量的,方法不一样,大多数同学在实践中能体会到替换策略的高明处.

三、开展写数学日记的活动加以内化,倒逼兴趣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与语文教师联手,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第一次,结合语文教材上的《夜晚的实验》给学生一个写数学日记的坡度,同时,也争取语文教师的支持,用表格归纳四次实验现象、思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结论、揭开秘密、应用. 从中发现实验往往要经历“猜想——验证——结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部分详细写,写清楚.

如有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妈妈买了1.5千克苹果,每千克2.4元,我用笔列式算了好一会儿也没个结果,可卖水果的阿姨一称出水果的重量就报出钱数来了,我还以为她用的是电子秤呢,一看是什么也没有,她说:1千克2.4元,0.5千克是1千克的一半即1.2元;1.5千克是1千克加0.5千克,应付2.4元加1.2元等于3.6元. 妈妈是老师,她说,这就是一个数乘1.5可转化成这个数加它的一半,这种算法就是加半法. 今天上了一堂生动的数学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的内化实质就是把文本上的知识和技能和学生紧密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内化更多地表现让学生将在课堂所学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在有形的活动中得以表现的过程. 法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是有意识的,所以人的本质才不固定,学生的成长是通过自己的意识自由选择的,选择的过程是个人化的事件,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因此学生的本质也不相同,他们选择的过程,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将知识内化,学生才能获得飞跃.

猜你喜欢

轴对称内化图形
说说轴对称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轴对称》巩固练习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认识轴对称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