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设计导入 演绎课堂精彩

2015-05-30嵇广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创设数学

嵇广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在教学中,设计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较好地掌握了新知识.

一、利用游戏导入,营造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例如,教授“时、分、秒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儿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这是课改精神倡导的一种主要的也是常规的导入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制作好的知道长与宽的长方形框架变形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提问:谁能猜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多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的好奇心会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思维开始活跃,也会主动地思考、探究,这样就自然地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 又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可以先放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 顿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 首先提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播出的?”学生回答:“7点钟. ”然后又问:“是哪个7点?”学生回答:“是晚上7点. ”接着再问:“电视画面是写着这个时刻吗?”这时让学生们一起看电视. 电视画面显示19点. 最后提出问题:“明明是晚上7点,为什么画面上却写19点呢?”这样就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把8根小棒分一分”,于是出现几种分法:1根与7根、2根与6根、3根与5根、4根与4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种分法的本质特征:“每份的根数一样多,这种分法叫作平均分. ”这样导入新课,既让学生感受到在操作中获得新知识的快乐,又让学生对新课探究产生更大的热情.  又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在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生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备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爷爷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女明年过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爷爷和孙女今年各几岁?这样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

五、故事开头,生动有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 新课伊始,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并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学功效.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导入,可以通过以下故事进行: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途中,一天,孙悟空买来1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打算给师徒4人每人1块. 猪八戒看到只能分到1块,很不高兴,要求孙悟空再多给他几块. 孙悟空问:“八戒,你想要多少块呢?”“猴哥,我想要3块. ”在师徒4人每人都要分得同样多的前提下,悟空满足了八戒的要求. 小朋友,猜猜八戒得到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实际上,猪八戒得到的还是先前那一块,却被孙悟空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蒙骗罢了.

六、设置障碍导入,激起探究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兴趣,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如学习“统计知识”的活动课上可以设问:有30名同学举行同学会,请问:如果每两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他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这样的问题既让学生兴奋,也能引起他们的特别注意,他们会很自然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和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我们只有根据课题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导入过程,灵活运用导入,才能将学生引入到预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创设数学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