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生病喝水有讲究

2015-05-30曹金梅刘筱英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退热药每千克需水量

曹金梅 刘筱英

婴幼儿期(1~3岁)的宝宝,容易患发烧、咳嗽、腹泻、呕吐等疾病,去医院看病时,医生总会叮嘱家长,要给宝宝多喝水。但是如何正确地给宝宝喝水,促进早日康复呢,许多家长对此了解不多。

根据体重确定饮水量

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生存所需要的水,除了摄入的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生成的水,以及膳食中所含的水分(特别是奶类、汤汁类食物含水较多)外,大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通过直接饮水来满足。通常1岁以内的宝宝需水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60毫升,2~3岁宝宝的需水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40毫升;这样计算,宝宝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 200~1 600毫升,除了饮食摄入的水分外,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不可缺少。

在疾病情况下,宝宝需水量会随着不同的疾病症状而适当增加。

发烧咳嗽要把握水温

宝宝发烧咳嗽,特别是伴有喘息或张口呼吸时,呼吸频率会加快,从而导致宝宝经皮肤、口、鼻腔丢失的水分大大增加,如果不及时给宝宝喝水,痰液将会变得黏稠,很难咯出,严重时可堵塞呼吸道,加重呼吸困难。而且此时许多家长会给宝宝服用退热药,但由于体内缺水而无法出汗,使得体温难以下降。所以宝宝发烧时一定要尽可能多饮水,水温不宜过高,与体温接近即可,以帮助降温和促进毒素的排泄。尤其是在服用退热药之后,更要少量多次饮水,这样才能防止用药后体温不降或出现大汗虚脱的危症。

对于伴有咳嗽的宝宝则要频繁喂温开水,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咯出。忌饮凉开水,防止寒冷刺激加重咳嗽。

呕吐宝宝要温热慢饮

受凉、饮食不当……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时,宝宝都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这时候宝宝会无法自主将胃内食物吐出来,造成以酸性物质丢失为主的代谢性碱中毒,并且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对于呕吐的宝宝只能少量、多次喂水,并且水温要温热,慢慢饮用。如果大量、快速喂水,会加重宝宝的呕吐症状。

腹泻宝宝要多喂水到排尿

感染、过敏、喂养不当、受凉等多种因素都能引起宝宝腹泻,由此可能会导致体内脱水,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此时不仅要观察宝宝大便的情况,更要观察其小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次数增加,口唇干燥、眼泪少,小便量减少,表示宝宝已经出现了脱水体征。此时,除了及时到医院积极输液外,及时正确地喂水可以帮助宝宝及早纠正脱水。

宝宝腹泻时,体内钠和钾流失,应给宝宝喝糖盐水,以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一般糖与盐的比例为1:1,再兑入适量的温开水。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口服补液盐(ORS)溶液。ORS用于无脱水症状或轻、中度脱水症状,经济又方便,效果也很好。但28天以内的新生儿不可喂ORS。

生病的宝宝喝水有讲究,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正确喂水,千万别凭经验或盲目地给宝宝喂水。否则,不但不能减轻宝宝的痛苦,反而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猜你喜欢

退热药每千克需水量
孩子发热该这样应对
退热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退热药你用对了吗
卖 葱
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帕满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大洋河生态需水量分析与评价
为什么赔了
退热药,在家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