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

2015-05-30徐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设幼儿园

徐云

摘 要:环境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注意体现教育进程及幼儿发展状况。本文对主题环境创设现状:教师包办、幼儿参与形式化、固定多变化小等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环境创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环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14-001

一、边实践、边展示,逐渐成熟的主题环境

主題环境是记录幼儿活动历程的一种方式,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是分享、总结、提升认识的一种手段,是帮助幼儿回顾活动过程的一种途径,是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渠道,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因此,在主题的开展中,主题墙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空间,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同时幼儿在与主题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去关注、去发现,从中获取新的信息。主题环境的创设,随着主题开展而产生,在主题不断深入中逐渐走向成熟。例如在主题活动“快乐的家庭”中,幼儿间最热门的话题是:我的家是什么样的,有多么漂亮。这样“我的家庭”展板就形成了。在语言课上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我的家”的介绍,接着幼儿关于家庭的话题就更丰富了,为了深入了解每个家庭,我们作了一次家庭成员调查,让幼儿画出家庭成员的样子,家庭成员的生肖,家庭成员的爱好,并把这些调查表贴在了主题墙上。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孩子们经验、经历的丰富,墙饰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展示的平台,同时老师通过这一平台观察了解了幼儿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给幼儿以更大的空间,使幼儿向最近发展区迈进,主题环境在主题行进中走向成熟。主题结束时,孩子们能从环境中完整地获得主题活动中的经验与概念,同时孩子在与这样的环境互动中会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家长也能借助孩子成长的足迹,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

二、大创设,小调整,不断完善的主题环境

主题环境的创设是为主题目标所服务的,因此,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教师心中要藏着目标,整体安排主题环境,合理设置墙面环境和区域环境,使两者相互补充和联系,环境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幼儿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环境材料,在渗透目标的同时,始终让幼儿保持对环境的关注。学习目标的功能如同灯塔一样起着整体的导向作用。[2]例如中班主题“美丽的春天”开展过程中,发现幼儿对花朵非常感兴趣,纷纷把植物带入教室的植物角,我们利用幼儿对花朵的兴趣和资源,在手工区中,让幼儿根据图示学习折叠牵牛花,并把折好的牵牛花贴在了走廊上,让走廊也充满春天的气息,于是,和幼儿一起行动,把牵牛花贴了起来。这时,有一幼儿说:“如果有栅栏和花藤就更漂亮了。”在主题的开展中,老师预设的环境是大方向,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会对环境有很多的帮助,适当的调整,使环境趋于完善,始终调动幼儿参与的欲望,发挥环境的作用。

三、常创新,善变通,富有知识的主题环境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自身内部的知识结构。[3]因此,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这样幼儿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现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平面、静止的环境容易引起幼儿的视觉疲劳,时间长了就形同虚设,在创设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框框,善于思考,在环境中融合更多的元素,使环境富有变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激发幼儿对环境探索控制的欲望,和环境进行有效互动。

1.会说话的墙面环境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收集有关主题的各种资料、信息、材料,如何展示这些资料,最大程度发挥它的作用,往往要费一翻脑筋,简单的陈列只能使它们成为一种摆设,孩子很快不感兴趣,我们稍加改变,整合资料、幼儿作品中多种教育因素,在墙面布置中增加供幼儿观察、思考的空间,让墙面“活起来”,就能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不知不觉中与环境对话。例如:在“美丽的春天”的主题中,有个阅读材料是《春天的电话》,小朋友们一开始对故事的大概内容能够说清楚,可是里面的电话号码都记不清楚,这时,阅读区的墙面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老师把小松鼠,小蛇,小狐狸等等小动物的图片贴在墙上,电话号码把两动物连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幼儿也能一目了然,他们可以对着这个场景把故事讲出来,聪明点的孩子还能发现电话号码的规律,那样讲起来就更方便了。环境中简单的引导语融入了幼儿的阅读活动,融入了主题的思想,将主题要求巧妙地传递给幼儿,使原本平面的环境一下子生动起来,成为了“会说话”、“可对话”的环境。

2.富有创意的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是主题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主题的进程中,老师会根据主题的目标和幼儿的情况,整合各大领域设置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的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区域材料的提供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区域创设中融入创新意识,使每一个区域散发她的魅力,激发幼儿对其的兴趣,让幼儿与材料最大限度的对话,在自主的探索中丰富幼儿的经验。例如在主题“美丽的春天”中,有一节科学活动,种子可以种在哪里。老师没有按以前像上课的样子说教知识,而是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来种植种子,把种好的植物放在了自然角,幼儿每天都能看到种子的变化,有时候,还会听到幼儿在讨论,我的种子长芽了,谁的没长出来,可能是水浇多了,也可能放在下面,没有太阳晒的缘故。幼儿时刻都会去关注,这不仅是装饰,更让幼儿增进了知识。教师打破常规,制造了一点“新”材料,可以激起幼儿千层浪,促进幼儿的观察、探究,发挥了材料的作用,使幼儿主动融入到环境中,和环境对话,找到答案。

总之,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有效的环境能说出无声的语言,传递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只有好好把握环境,发挥环境这无声老师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才能使主题活动走向深入,愈显生动。

猜你喜欢

创设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成为后方:江西小三线的创设及其初步影响
爱“上”幼儿园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