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装点生活意识形成习惯

2015-05-30吴小红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家园环境保护

吴小红

摘 要: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10-001

我园坚持把加强环境建设、进行环境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幼儿园重要的位置,树立大教育观,优化整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环境内容,给幼儿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大环境,把环境知识和保护环境渗透于幼儿的教育教学之中。

一、创设多元教育环境,实现环境教育熏陶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之巨大,因此我们认为创设好环境,是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的先决条件,而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更是可以让各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行为。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保护幼儿的天性

丰富的物质环境,可以使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能充分发挥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我们从孩子的视角入手,为他们创造了充满童趣、富有生机、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沿着幼儿园走廊,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特地设置的环境教育内容,有环境保护宣传栏、有让幼儿了解环境方面的一些重大节日及举措等,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懂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为了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们在户外设计了假山、小石子路、绿化带、菜园等自然景观。幼儿对于这些景物非常喜欢,他们经常会在午后散步时间去走一走,看看菜园里的菜有没有长大、种子有没有发芽等等。一到幼儿园走廊,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体育玩具,这是老师们自制的可供幼儿练习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多元化的活动器械。这些都顺应了幼儿玩的天性,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2.营造愉悦的精神环境,尊重幼儿的个性

精神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环境,其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我园本着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原则,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愉悦的精神环境,使他们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我们提倡教师要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及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让幼儿感受到交心的温暖;我们的教师还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并接纳幼儿的个性。在活动中,我们教师善于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与鼓励,让他们在愉悦的精神环境中奋发向上,获得自信,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彼此相容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我们提倡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喜欢与同伴交流,初步培养他们谦让、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并建立良好的小伙伴关系。每学期,我们会有意识的开展一些“大带小”、“生日会”等活动,让幼儿在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同时,内心产生无比的快乐感。

二、拓展环境教育途径,丰富环境教育内容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我园在创设良好园内环境的同时,注重挖掘利用三大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各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乐地发展。为使幼儿充分理解及掌握环境教育的内容,树立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习惯,我们把环境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通过集体教学、游戏活动、家园合作等多种途径来完成。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家长环境保护意识

我园每周下午安排了2次专门的集体活动,并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幼儿不仅可以在集体教学时间段学习、了解环境方面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在晨间,自主游戏等时间进行学习与探索,這样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家园共育是发挥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还通过家园合作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我们会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举办家庭环保知识竞赛、发放学习资料“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倡议书、收看关于“保护地球”的记录片,园刊和“家长园地”着重刊登环境教育的内容、开设环保知识专栏等一系列的举措,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行为切切实实走进每个家庭。

2.挖掘社区、自然资源,增加幼儿环境活动乐趣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赋予环境教育更多、更新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社区、自然资源,使环境教育活动得到更好的拓展与延伸。每年的“3.12”植树节、踏青远足、寻找春天、秋天、“我给小树穿冬衣”等活动,都是有效地利用了社区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树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我园处于城乡结合的地区,在城区附近还有大片的农田,种植着各种时令的蔬菜及农作物,我们会带着孩子们来到这样的自然课堂学习与探索,使幼儿能真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我们幼儿园附近有个湿地公园,去年3月我们带孩子到那里放风筝,教师发现公园周边一些居民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差,随处可以见到垃圾,于是继活动之后,我们便又以“社区是我家”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区环境保护活动。我们与所在的居委会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月活动”,组织幼儿在小区中心广场给路人分发了“社区是我家”宣传书,并用他们的儿歌、画笔呼吁社区居民关注环保,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在一个个社区活动中,幼儿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环境保护知识,还充分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

人们常说,美丽的环境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带来了美丽的生活。希望过低碳、绿色的生活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付诸行动的一个目标。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做起,珍爱生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更希望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用绿色装点生活,把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天天过上环境日吧!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家园环境保护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环境保护
家园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寻找失落的家园
保护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