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畜牧经济新模式探讨

2015-05-30王燕

2015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农产品

王燕

摘要: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中养殖流通渠道问题进行探索,就养殖到后续的屠宰分割及深加工全流通环节的产业协作模式,提出整合建议方案,通过对我国养殖加工产业的信息化管理加快其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我国农业养殖向规模化发展,同时可以锁定产业链各环节合理稳定的收益。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协作;信息化管理;规模效应

近几个月从大妈到财经新闻,大家都不断地提到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上涨幅度超过30%,猪价仍在的不断上涨通道,已超过50%,又引发了CPI的上涨,那是否此轮的猪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开始呢.我们先来看下何种原因造成的此轮猪肉上涨周期吧.

又经济原理我们可以得知:价格上涨的驱动一般由成本驱动及供求关系决定,成本虽说畜牧行业面临人力及饲料的增加的压力,但幅度并不大,前期更是跌到成本以下.那更大的原因应该是从供与求得对比数量方面来考虑.我们来看下猪肉的一个典型的周期:猪肉价格在前轮高点后就迈入了不断的下跌之路,在今年上半年,养猪产业由于猪价的持续低迷,更是严重亏损,这时他们采取了少养甚至不养的做法来减亏,而半年后当此轮猪出栏后,由于数量的减少,造成供不应求,此时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因此中国的猪周期简单讲起来就是如下的过程:猪价格涨(赚钱)——大量养殖——一个周期后猪大量出栏(供大于求)——开启跌价模式——继续还在出栏——继续跌——跌破成本——减少养殖——周期内继续供大于求——猪价跌(深亏)——继续减少或退出——直到猪出栏减少——猪价开始上涨—供应仍不足—继续涨—涨—开始赚钱—开始增加养殖……,新的循环开始.

为何我国的猪周期如此惹人注目,涨跌幅度如此之大呢?为何不能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虽然由波动,但波动不是那么剧烈呢?我们政府为平抑其波幅也曾采用收储的方式,在猪价低迷时收储备肉,企图拉动价格上涨,在肉價高企时再抛出储备,平抑价格.可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一是数量有限,二是肉品需冷冻保存,冷冻储存费用高,而且有保质期限制.一年左右的保质期,在临期前需要抛售,又会影响及加剧供求关系,进一不反映的价格上.故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的收益深受出栏价格影响:价格在上涨周期,收益高企,而在下跌期,收益大幅降低甚至严重亏损,不断上演冰火两重天.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在较长时间内锁定成本与利润的一种交易方式,过去由于信息不畅,产业链断裂,产业链上各环节各自埋头做自己的一段,结果发现利润在市场的波动下也大幅波动,盈利变得靠行情吃饭,十分不确定,而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是否可以让这一切可以改变呢?

曾经参加了一个可以说是从养殖到深加工全产业链的会议,在会上,养殖户最困惑的也就是老是被行情掩盖了事实上养殖好坏水平的差异,他们其实也希望能将最主要的精力不要花在行情判断上而是如何改进养殖,促进持续发展的方面.由于现在再好的养殖水平,在行情面前对盈利水平都无法起到决定作用.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猪出栏时的价格.而作为后端深加工企业,同样在行情面前很是头疼与被动.由于终端对价格成本要求稳定,故一但遇到原料大涨大跌行情,他们的成本也会随之波动,现在深加工企业一般可以与信誉良好的屠宰分割工厂,通过库存与期货方式将成本锁定2个月,但再长的周期由于太多不确定性,所以没有企业敢于接单.可是,如果用上互联网思维,当信息共享后,如果企业的生产的稳定,那半年后其用量应该也可以比较明确的知道,按照猪的养殖周期长,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是产品的生产周期需要半年.那在半年后的需求量被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养殖企业可以按其此时成本来报出价格,通过锁定饲料价格,完全锁定半年后的成本.这时三方其实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与后端深加工企业确认价格,如果后端屠宰或深加工企业通过支付部分定金的方式来帮养殖户减少资金成本,应该可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那半年后当此批猪出栏时,由于其价格半年前已签订,那双方都已锁定了半年的成本,双方的盈利半年前就已确定了.养殖户可以通过更多的网上公布信息来获得期货订单,而深加工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己或屠宰企业来下单锁定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成本.对多方都是大大有利.而且在当今养殖业散户不断退出,中型大型养殖企业仍不足时,这样无疑可以大大加快企业之间的合并.使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获得更多订单,不断提升其优势,并具有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张产能,使成本更有优势.

由经济学原理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着对应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

下面以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的影响为例。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MC=rL/MPL和AVC=rL/APL。即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意味着,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从而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是先减后增的,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形。

不仅如此,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因而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快。

养殖企业可以通过更好的计算,来达到边际产量,使得成本利润最大化.中国目前农业特别是养殖业远没达到规模效应,所以规模大的养殖厂反而面临成本高的困惑,而现实中,由于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的养殖户对于后端的监管带来了太多的难题,监控成本太高,所以,深加工企业也迫切希望作为产业链最前端的养殖企业能迅速增长与整合,不断提高现代化进程.当养殖在后端订单及定金的保证下,开始扩产能及并购之路.通过规模化的养殖,不断加快我国养殖的现代化及规模化,避免“猪周期”反复来临.

未来生猪产业正在成为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企业,并向专业化,智能化发展.而其产业整合还可通过规模化之后的环保处理,有机肥加工获得更多利润空间.有机肥又可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减少化肥的运用,对土壤及环境的再循环,绿色农业提供了养分.

目前我国的农业由于集约化程度低,成本高,造成成本波动剧烈,而且由于成本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下降,小散户很难面对国际大集团.而由于猪价持续上涨带来CPI,国家为平抑物价,企业为降低成本,将从国际市场大量订购原材料,一般海运周期3-4月,那当进口大量到港后,将极大弥补国内供应的短缺,价格也会很快开始回落.

最后我们呢来看看互联网及国家战略会如何更多地影响序幕业.2015年,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改造农业的大潮,畜牧行业首当其冲。

其实,早在2008年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文件中,农业及农村信息化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为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截至2014年,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1年关注“三农问题”,可谓“农业”这个大板块受到政策重视已经很久了。

近10年以来,参考其他行业运作“互联网+”的成功案例,京东、易迅、凡客诚品、当当网、网上天虹等多种行业已经在电子商务取得重大突破,这些行业的成功案例为畜牧电商提供着参考典范。2015年“互联网+”畜牧概念的提出,又一次刺激着“互联网+畜牧”敏感的神经。

但是“互聯网+畜牧”真得就能赚到钱吗?“互联网+畜牧”真的就能带领养殖户们走向致富之路么?在去散户及规模化后在畜牧业还会面临物流相对滞后,外加大多畜牧养殖场地处偏远地带,物流现状苦不堪言。物流体现还处在酝酿阶段。只有规模化后这才能有所提升.此外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缺口:

常听猪场老板感慨“养猪的人才太少了”。这句话既是养猪老板的心声,也是很多畜牧企业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畜牧基层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成业界常态。畜牧有很多养殖场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先进的管理理论,几乎所有养殖场的饲养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新技术的理解、接受、应用能力差。由于长时间的封闭管理,使养殖者对外界接触减少,容易导致信息闭塞,满足于现状而不懂思变,此种情况下,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为企业创造附加值。畜牧养殖业要想抓住机遇、实现大的飞跃,还需有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利用好了是机遇,不懂思变也难成气候。十分期待实现畜牧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接轨,通过行业整合,产业链延伸,使链条上各放都能取得良好的利益,整个行业慢慢走向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真正的实现整个产业的腾飞。(作者单位:上海荷美尔食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咸聊,冯好,《中国经济大洗牌》,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

[2]美阿伦.默坦尼,《超级大循环》,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年

[3]迟福林,《改革红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4]八八众筹,《风口》,机械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