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模式对农户效益的影响探究

2015-05-30檀明

2015年24期
关键词:农地流转效益

檀明

摘要: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是指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操作流转过程的土地流转模式。现从流转过程涉及到的转出方农户效益视角讨论研究这种土地流转模式,指出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农户的收入改善受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并且需要流转涉及的各方良性互动才可能实现这种土地流转模式的预期绩效。为此,政府在农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有为之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农地合理有利的流转。

关键词: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效益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出现發展经济学范式下的收敛与趋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这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危及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新形势下的农地大流转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选择,也是提高农用土地使用效率,发挥其在市场中的资源要素作用,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农地流转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私人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以及市场导向模式[1]。

按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市场化程度,每种流转模式的效率不尽相同。在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户自身对市场化农地流转的认知薄弱,再加上在老一代农民中常见的深厚的念土情结,从而,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以行政力量操作流转过程,能有力地克服这些障碍,所以说它的出现,有其存在的现实必然性。与其他的流转模式不同,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中,地方政府不仅要为土地流转创造制度环境,还要建立流转平台,甚至有时需要直接介入农地流转过程,积极地实行政策方面的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对于土地流转给予直接支持。就流转规模而言,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模式的流转面积,动辄上千亩,甚至上万亩。从而,这种流转模式在迅速地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也剧烈地震动着农村的发展并对农村的社会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相较于江浙一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再加上当地大部分农户对国家农村政策和农地流转政策没有很好的了解,反倒是,村两委对当地农村的农地以及农户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对国家的农业政策也有更好的把握,因此,在安徽部分区域,推行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模式不失为一个帕累托改进的选择。

二、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对农户效益的影响

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是推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势必会对农村的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要素,其使用权的流转必然也会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最终会流入到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发挥土地应有的职能的人的手中。大规模的农地流转会促使土地的规模经营,这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带来农地规模经营的规模效益。例如水利灌溉设备可以一改零散的布局趋于统一、机收机种等机械化可以大范围进行操作,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能实现不完全的机械化,所以,只要转入方加大在这方面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势必会带来经济上的规模效益。

不仅如此,政府一般对农地流转的转入方都会有相应的补贴和资金支持,这为规模化的农业操作解决了部分的融资难问题。并且,如果转入方的经济收益很好,不仅能按时付给农户土地流转租金及相关费用,而且自己也能获得收益,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广大农民致富,这正切合了中央对农村实施各项政策的初衷。

笔者结合2013年安徽大学三农中心田野调研所得数据分析如下:如表3所示,根据调研发放的调查问卷所搜集的数据,37.29%的农民认为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后农作物的产量比自己耕种有所提高,38.62%的农民则认为和自己耕种没有明显差别,仅有24.09%的农民认为产量较自己耕种有所下降,再者,由表4可以看出,41.50%的农民认为与其他农地流转项目相比,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项目经济效益很好,总而言之,从调研数据反应的情况来看,调研的这些地区的农民认为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大体上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2013年通过田野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所调研的范围是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肥西县以及北部城市宿州市的埇桥区、萧县四个地区)但是,笔者认为大规模经营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例如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还有可能经营模式不适合本地情况、群众不支持和技术条件有限等,这些因素会在一定层度上制约着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效益的发挥。农地流转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故而可以从农民收入改善与否衡量此种流转模式的经济绩效。所以,下文将考虑用转出方(农户)的收入作为调研的这些地区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对农户效益影响的主要评判标准。

无论哪种流转模式,农地大规模流转对转出方(农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在流转后的经济社会等处境势必有所改变。对于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来说,可以从农户的收入改变情况来衡量农户的效益。一般地,针对农地流转如何影响农民收入,不少学者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刘艳、韩红(2008)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对农民收入与土地流转的相关性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得出非农收入水平与农户转出意愿正相关、与转入意愿负相关的结论。并指出农民收入与农地流转的正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冯应斌等(2008)在运用成本—收益法对两类农户在土地流转前后的收益进行探讨,结合实地调查,运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户收入增加的有效措施之一[3]。

李先玲(2010)认为,农村土地流转必然对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产生影响,对收入具体影响路径有三点。第一,农村土地流转会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效应,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第二,农村土地流转能够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第三,农村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更容易产生学习效应,提高农民收入。若是制约了这三个效应的发挥,则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将会减弱[4]。薛凤蕊等人(2011)运用DID模型对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相比,人均纯收入、人均务工收入和人均出租土地收入显著增加,且土地流转后务工和出租土地收入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5]。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在一些地区的实地研究中发现相反的结论。程龙(2011)在对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关山村土地流转情况做实证分析时,也有类似结论,认为当地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增收,但是增长幅度不大。表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补偿较低、土地利用结构不当、农民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6]。崔会(2013)在四川省成都市方桥村及回南村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土地流转前后农民的纯收入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即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7]。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土地流转确实对农民的收入情况产生了影响,而且,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中,要实现农民收入改善,有着极为严格的主客观要求。任何有志于通过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的作法,都必须清醒地评估主观、客观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迅速改變农业生产面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三、结论

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如果流转很成功,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渠道,帮助农民致富,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是它可能带来的预期绩效。在现实中,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模式要实现其预期绩效,总是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束缚,是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等相关条件的满足,而且也需要农户、转入方以及政府三方的良好互动。所以,在条件较为适合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相关各项配套工作,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推动农地合理有利流转。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的归宿还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农民的收入改善却受到各方面的条件的制约,为此相关建议如下:

首先,教育在农民增加收入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对农户的职业技术能力培训,让其更科学地从事生产活动,势必会提升农作物产量,同时相应地,自己的收入也会有所提升;再者收入渠道相对多样化的农户流转后的收入一般比别的农户要好,为此,需要为农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非农就业收入,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相应地,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此外,政府在流转过程更需要明白自身的作用职能,强化规范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发挥沟通桥梁功能,消除农地流转中转出方与转入方的信息不对称,保证土地流转合理有序地进行。(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国礼,李里,任纪萍.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J].社会学研究,2009(01):25-63.

[2]刘艳,韩红.农民收入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4):12-17.

[3]冯应斌,杨庆媛等,基于农户收入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79-183.

[4]李先玲.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J].特区经济,2010(10):164-166.

[5]薛凤蕊,乔光华,苏日娜,土地流转对农民收益的效果评价——基于DID模型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2):36-42.

[6]程龙,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之关系——以湖南省宁乡县关山村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8):90-94.

[7]崔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民实际收入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13(6):93-95.

[8]林斐.创新安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4:41-43.

猜你喜欢

农地流转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可再生能源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国外农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经验与借鉴
襄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