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价形成机制及规制改革的研究

2015-05-30赵浩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形成机制电价研究

赵浩林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以国家垄断为主的电力行业需要通过自身体制的改革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电价改革作为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电价形成机制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为如何完善落实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价;形成机制;规制改革;研究

前言: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电力企业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推进,以试图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改革的现状看,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电力企业尚未实现电价形成机制的合理定位,现有电价体系尚未实现完善构建,进而难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要想全面推进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进程,就需要实现对电价形成机制所呈现出问题的完善解决,以全面落实电价改革内容,为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电力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1、电价规制改革历程

整个电价规制改革大概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电力行业的统筹者与领导者,其是以国家经济建设目标为基础来制定电力价格,而随着用电量的逐渐增加,电力生产成本随之提升,这一价格规制下的电价过低,电力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电力生产成本的逐渐上升,致使电力企业的效益过低,政府逐渐缩小对电力企业的投资,导致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缺电问题,而电价的上调则促使电力企业亏损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第三阶段为价格规制形成初期,这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为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政府以鼓励集资办电的形式来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电价成本与价格的控制,“经营期定价”的政策致使电价定位混乱,一时间电价迅速上涨;第四阶段为价格规制的调整时期,这一期间内电价逐渐实现了统一化,以统一的定价标准来规范电价,为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第五阶段为价格规制深化改革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体制改革下电价改革进入新阶段,试图通过竞争机制与成本决定机制来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我国电价形成机制所呈现出的问题

2.1机制不合理且输配电价比重缺乏合理性

指的是上网电价无法实现价值规律的准确表现,也就是说发电企业的售电价格受政府“还本付息”政策的影响,在电价的定位上是通过一对一谈判来实现的,进而导致电力价格混乱,相应管理失序,发电企业因此而遭受亏损;与此同时,在当前的电价形成机制下,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是分别进行定位的,而在输配电上,其并没有独立价值形式,因此导致销售电价存在着不合理问题。而销售电价的定位需要严格遵守政府的政策,但是,在发电企业中,其生产投资成本不同,相应的经营管理各异,一旦成本过高或者管理不够完善,相应的上网电价就会随之提升,这就降低了电网经营的效益,加上成本控制意识不强,致使自身的实际效益无法得到保障与提升。

2.2电价整体结构缺乏合理性且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运行不畅

首先,在销售电价的结构上,我国是以用户分类的方式来确定销售电价的,而在价格的定位上商用电价要远远高于民用电价,这与国外现行的销售电价定为恰好相反。而为了缓解用电高峰期的供需矛盾,采用了分时定价的方式,但是,由于谷峰电价与季节性电价的定位基础不同,基本电价不变,差价间的距离并不明显,进而无法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上,实现其完善运行能够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呈现出不规范的问题,进而导致电价上涨问题发生,阻碍了电力企业改革的步伐。

2.3测算指标与定价方法不科学且尚未落实完善的监管措施

在测算指标与定价方法上,其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所预测与计算出的电价的科学性较低;在监管方面,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各地方物价部门越权制定电价优惠政策等,一些电网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私自增加各项附加费用,而地方政府无作为的现象致使监管失利,行业发展秩序混乱,这不仅阻碍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3、完善落实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3.1健全上网电价管理机制并完善输配电价

第一,在上网电价管理上,要以社会平均先进水平为基础来构建相应的上网电价,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成本意识,为提升其经济效益、推进其改革进程奠定基础。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实现对电厂的科学分类,并构建完善的煤电联动机制,以浮动电价等实现对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确保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在输配电价上,要以市场价值规律为基础,提升这一环节的价格基础,进而为电网企业实现盈利奠定基础,同时要采用合理的定价方法,确保投资与收益成正比,以促进电网的发展。

3.2实现电价结构的调整

基于在实际应用电力商品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用户其所表现出的价值不同,在成本消耗上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这就需要实现对用户结构的合理划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要结合用户群体来制定相应的销售电价,而这一价格的形成则需要有市场决定,确保电价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成本;同时要拉大谷峰电价差距,并辅助以相应的优惠措施,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要在优化销售电价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户能够在电价中进行选择,确保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升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

3.3明确政府职能的同时完善相应监管制度体系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行业法律制度体系,确保以明确的部门设置来落实相应的职责,并要针对电价管理进行权限设置,以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确保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监管制度体系上,要结合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需求,采用成本加成法进行计算,并要以统一领导为基础,按照相应的监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落实。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明确定位电价形成机制,并落实规制改革政策,就要求要结合当前我国电价形成机制所呈现出的问题,实现完善的解决,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健全上网电价管理机制并完善输配电价、实現电价结构的调整、明确政府职能的同时完善相应监管制度体系,为推进电力行业改革进程、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明龙.我国电价变动效应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2]田江.我国电价形成机制及改革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胡恩同.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与中国上网电价改革[D].复旦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形成机制电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