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2015-05-30徐戊矫邹茂华

科技资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教学组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徐戊矫 邹茂华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高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天之骄子”转型为广泛服务大众,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变革的形势,各个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生成才和就业压力。笔者在重庆大学任职,现以重庆大学为例浅谈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以及针对差距如何改革的应对思考。将从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模式3个方面来展开。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 课程设置 教学组织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219-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人才培养既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是任何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环节,一流大学更应将培养一流的人才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地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天子骄子”转型为广泛服务大众,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1]。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诸多元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体系,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分析。笔者在重庆大学任职,现以重庆大学为例浅谈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以及针对差距如何改革的应对思考。将从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来展开。

1 专业设置模式

全球范围内各国在众多领域内展开激烈竞争,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所以,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力争培养顶尖人才,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世界一流大学意味着拥有世界一流的科技产出从而引领人类的科技文明进步;代表着孕育出人类思想金字塔頂端那最为璀璨夺目的珍珠,从而照亮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阶梯;诠释了对全社会乃至全人类提供最优质服务这个根本宗旨。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应该建设适合社会进步、高校自身发展和学生个人完善的专业。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位,专业质量的好坏对一所大学的影响举足轻重。

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模式源自20世纪50年代对前苏联培养模式的移植,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进行了4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调整工作,4次修订稿分别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颁布实施。4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都紧密围绕着本科专业结构和本科专业数量的调整;其中,专业种数从最初的1300种减到目前的506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同时改变了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供应之间的关系。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和高校扩招,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成为各高等学校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研究日益增加[2-3]。

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中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带有明显的国家控制痕迹,制约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教法规定高校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但是如前所述,中国高校专业的设置是以国家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为依据的。从2003年开始,国家批准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7所大学具有专业设置自主权,但是国家依然采用了各种严格的审批程序控制目录外新专业的准入,从而限制了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扩展。和我国4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思路有所不同的是,美国CIP中专业数目持续增加,到2000年时已经增加到了1358种,10年时间在目录内增加专业数目接近500种。尽管美国CIP目录中的专业数目在不断地增加,其中交叉学科在同步增加,事实上美国的CIP目录仅仅作为一种参照在起作用。美国许多高校中所设置的专业特别是交叉学科专业在CIP目录中根本寻觅不到踪影,说明了美国的本科专业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

(2)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缺乏“柔性”,学生从大一入学就开始进行专业分流,并在固定的框架下进行培养。专业分流的时间太早和专业设置的空间不足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不利。笔者曾经在美国和欧洲做过访问学者,到访过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剑桥等世界一流名校。以哈佛为例,本科生在第2学年才进行专业分流,一年级可广泛选修课程来开阔知识和眼界,因而在选择学业主攻方向时可做出更为理性的决定。为了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哈佛甚至还允许学生自己“创造”专业,自行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哈佛大学每年为社会贡献大约1500名毕业生,其中有约25人就是按照自己“创造”的专业毕业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勇于探索未知的价值取向[4]。

(3)本科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新专业的设置都是在考虑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对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无法明晰预测,因而也就难以及时响应。举例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和财政学等专业在人才市场需求大增,带动相关本科专业大热。于是,各高校争相开办这类专业以吸引生源和满足市场需求。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中国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这类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是失业”的窘况。于是国家又在21世纪之初,将包含国际经贸、金融学和财政学等一批专业明确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以限制高校新增相关专业。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节机制不完善。扩招以来,招生规模的迅速增长促进了专业数量的激增。可是,我国高校专业的退出机制不完善,一批已经不能匹配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仍然存在,造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现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专业的退出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各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尽量多地考虑增加专业,而不是撤销专业。

(4)各个高校为了追求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在本科专业建设上往往追求“大而全”,反而使得一部分高校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有其历史沿革和发展渊源。非要让一所理工色彩浓郁的大学变身为一所综合类大学,其本身会有舍本逐末的嫌疑。一流大学建设不是只需要建设一流的大楼;一流大学真正需要的,是一流的大师,大师才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2 课程设置方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表现为专业的设置模式,从微观上体现为课程的设置方式。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具体载体。目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对课程上下游关系理解不深入以及课程内容急需提升3个方面。

在课程结构方面较为突出的矛盾主要有3点:一是通识课程比重偏低,而且以政治课、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在通识类课程占据了较大比例,而哲学和历史等人文类课程非常薄弱。大学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不应该完全从重实用的角度出发。一个人在大学体验到的东西将使其成为一个更有能力、更关心外界事物以及更加完善的人[5]。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进一步弱化专业框架局限,加强对包含理工科学生在内的人文素养和情怀的提升。二是必修课程比重过高,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严重不足,因而使得“选课制”的推行变得尴尬。笔者在密西根大学材料学院做访学的时候,学院要求每一位老师每2年就必须开设一门新课出来,这是教学方面的一项硬性要求,从而真正保护了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在重庆大学最新一次调整的本科培养方案中,不少院系就将自己的课程按照模块化进行设计。同时,在课程模块中设计了开放的接口用于新选修课程的方便添加。这样以来,就有希望将一份本科培养方案从“静态”调整为“动态”;也就是说,在一个培养方案的生命周期内,可以不断有新的内容注入进来。三是实践和实验类课程薄弱,交叉学科课程十分匮乏。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在课程中促进学科交叉,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整合课程和牛津大学的综合性课群。而国内的重点大学也应该整合优质资源,努力建设跨学院的标志性课群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的上下游关系上理解不深入以及强调不足,先导课程与后续课程授课内容衔接还有待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点整合和综合使用的效果尚需改善。小到一门课程的教学,大到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始终采用系统化的观点来进行思考。在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应该种下一棵大树,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分别就好像是大树的树根、枝干、树叶和果实。每一门课程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和支撑。

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上,应该实现形式的规范化和内容的与时俱进。以工科的专业课程建设为例,需加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各门专业课程讲授中所占的比重,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的转化。实现一流的科研带动一流的教学,一流的教学提升一流的科研。

3 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重庆大学教务处的课表系统里,我们的课程类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大类。但是在国外一流大学中,其课程类型包含演讲课、讨论课、实验课和案例研究课程等。虽然这可以理解为表述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应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单一和落后。目前大班上理论课,老师主導课堂的比例太高,小班研讨课的数量严重不足。以工科的教学组织为例,案例分析和小组协作等形式都非常匮乏,这对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和提升工科学生的素养十分不利。而在教学管理模式上,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是刚性过强、民主参与的程度较低。各院系作为管理基层单位,他们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更加紧密,应该在未来赋予院系更多的教学管理权限,进一步完善院系作为管理主体的职、责、权。

4 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在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中,是优先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存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变革,也必须变革。本文仅仅是对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的一点浅显思考。

参考文献

[1]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3] 巩金铭.我国高水平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状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 杨红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调研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44-51.

[5] 程研.刍议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分类中的交叉学科设置[J].高教探索,2008(4):22-27.

猜你喜欢

教学组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唱响教学三部曲,打造高效课堂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