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05-30孙治宇

科技资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对策

孙治宇

摘 要:为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要求,各高等院校均加强了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授课方式不合理、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方法 实践实验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12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社会对具备较高技能水平,扎实专业基础、熟练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仅要注重学生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还要加强学生国际贸易从业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进出口业务操作训练,增强学生学业结束后的工作适应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正是适应综合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需要而设立的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吕玉花,2002年)。这门课程以买卖合同为中心,全面介绍合同磋商、合同条款和合同履行的全部过程,内容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外贸函电、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进出口业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各项条款中的写作技巧、进出口谈判技巧、各项法律环节和规则、进出口业务流程以及能独立组织完成业务流程模拟工作和填单制单工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贸综合操作能力。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还存在着授课方式不合理、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障碍,对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大多存在着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

1.1 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向学生系统展示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类市场主体之间互动交流和市场贸易过程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晦涩的概念理解和深奥的理论分析,其所涉及的贸易磋商、通关报关、信用结算、理赔索赔以及单据和信函的写作、传送等环节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内容,但却相当的繁琐、庞杂、细微,一笔贸易的成果往往需要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任一环节或细节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整个交易活动的顺利完成。因此,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除了要向学生各环节完成的方法以外,还要让学生系统把握进出口业务活动的整体过程,培养他们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时的逻辑处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组织安排进出口业务中的各项工作,并能够处理各种随时出现的困难与难题。但现有的国际贸易课程授课方法还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辅助以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学生都是按照老师安排的进度分段(分星期)进行学习及相关操作,学习的连贯性、系统性不强,碎片化现象较为显著。这显然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培养具有综合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目标不相符。

1.2 专业授课教师缺乏实际从业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老师都是通过人才引进而进入学校的,这其中不乏一些资深的教授和优秀博士生。这些老师在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学术前沿问题方面的研究都有颇有建树,但很多老师没有真正接触过商品进出口工作,缺乏相应的对外贸易从业经验。他们对进出口业务的了解与把握都是通过相关教材与材料的整理分析与归纳而形成的理论上的认识,而对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不同环境下外贸各环节的进展过程与细节、业務开展中各市场主体相互交流等问题均没有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因此大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仅就对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进行纸上谈兵式的讲解分析,难以对贸易实际涉及到的细节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化,也无法向学生更为深刻和形象地展示国际贸易活动中各种问题和案例的处理方法。

1.3 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目标背离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对整个国际贸易交易过程有整体性的系统认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训练学生操作能力,使其具备独立组织完成全部贸易活动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的考核重点应当放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来,具备较高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的学生将应获得较好成绩,而以试卷进行的考试成绩应当处于次要地位,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从而提高其综合操作技能。但目前大多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中仍然以试卷考核成绩为主,学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往往高达70%以上,而通过实验室和其他渠道进行的操作训练成绩往往沦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总评分比重在30%以下。这就不可避免造成学生只关注书本条框内容的死记硬背以应付试卷考试,而忽略或弱化实验操作训练。长久以往,学生操作能力难以获得有效提升,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难以圆满实现。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对策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改变传统课堂授课为主的方式,增加实践实验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使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际训练和操作,因此,要重新编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全面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大幅提高实践实验环节的教学比例。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重新安排实验课课时。将教学大纲确定的总课时分为课堂授课课时和实践实验课时,比例为各占50% ,课堂授课内容进行精简压缩,只讲解一些主要的内容,更多细节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实验环节进行深入把握。第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切实增强实习基地在学生实践教学和现场实习中的作用。定期邀请校外企业高级技师到学校给学生做指导,开展培训,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际业务处理的操作现场和工作氛围,在不耽误学生学业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让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课程实习。

2.2 多方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教师专业操作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是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鉴于目前高校人才引进制度和机制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增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与训练,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是提升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对新进教师进行综合培训,聘请企业相关高级技术人员为教师开展培训辅导班,指导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教师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各种操作,不断提升教师对国际贸易活动的感性认识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教师进修制度改革,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学习,鼓励教师从事与专业授课领域相关的校外兼职活动,以实际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来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其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2.3 加快推进教学考核机制改革,形成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氛围

为改变目前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资源配备不平衡、形式大于内容的不利局面,应当着手做好几方面工作。第一,要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成绩考核方法,增加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测试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督促学生加强在平时学习中动手能力的锻炼,形成学生的自我强化意识。第二,要加快推进学校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改变以往重视教师科研结果而忽视教学效果、重视专业教师课堂授课效果考察而忽视实践教学效果考察的状况,推动教学资源、利益分配向实践教学工作岗位的倾斜,形成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机制与环境。第三,高校及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起来,从制度制定和机制建设的各方面保障实践教学持续发展,形成重视实践教学的整体氛围。

以上所述问题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随着国际经济不断变动发展,国际贸易形式和国际贸易条例也处于不断调整和更新之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伴随着老问题的解决还会不断有新问题的出现。因此,只有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探索,才能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取得更高效率,推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玉花.国际贸易实务课实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5(5):132-134.

[2] 孫治宇.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7):35-36.

[3] 徐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对外经贸,2013(8):146-147.

[4] 贺新宇.新编教育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1-14.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对策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