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难题及破解对策

2015-05-30周小龙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1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难题现状

周小龙

摘 要: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是现代建设中时代的选择,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这一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美丽村镇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有利于提高农村管理水平,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奔小康的中国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打造环境优美的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克服难题保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效性和持续性,要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强调创新思路。该文以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现状入手,找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难题及破解策略。

关键词:美丽乡村 建设 现状 难题 破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87-02

1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现状和难题分析

在任何一个国家,乡村是城市化的根基,是现代化的基础,是人们共有的文化知识根脉以及精神家园。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也是日益加快。然而,同时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渐渐拉开,部分地区农民的生活依然贫困,农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并不乐观,同时农村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暴漏。由于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处理,,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2012年十八大报告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与此同时,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渐起,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历史悠久,要打造魅力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之一。现如今,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有序推进,但实践中还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有待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解决资金投入、环境整治、农房建设管理、就业、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等关键性问题。如下分析:

(1)与城镇相比,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需要加强。对于一些国家级贫困县和城镇来说,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严重不足,村庄没有一条像样的大路,每逢下雨,道路泥巴不堪,严重阻碍村庄发展。几个村庄或是几个县城没有像样的学校,教育资源和设备不足严重制约孩子的教育水平。因此,资金投入一定要到位。据一些报道,某贫困县县长表示“虽然中央对我们的转移支付力度很大,给了很多的配套资金,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压力,地方财政要拿出资金来配套,可是这个配套资金从哪里来?对于我们来说确实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当然,农民不一定都要进城,进城的农民把补偿给他的钱拿去买楼,买车,过一段时间,全部消费完,转过来找政府,要求吃低保,政府只能把这些人养起来,这样的城镇化就失去了意义。

(2)自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对于后期的政策解读传递工作不够好以及执行不到位。由于受各些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策执行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决定了政策执行是否顺利有效,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期望的目标。实践显示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些乡镇、村屯对建设的政策片面理解,建设任务进度迟缓或是原地踏步,造成建设的进度缓慢,与其成效不统一;有些政策在传达和执行过程中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部分内容有误解,决具体问题是不能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甚至有些地区组织、人员工作不积极、资金没有真正到位,应付检查做表面作业,浪费物力人力,导致成效甚微。

(3)目前很普遍的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差,尤其在垃圾、污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调查表示,目前我国农村村庄收集垃圾的比例只有25%,35%的村庄垃圾是自然堆放,造成垃圾遍地的现象。农村污水处理率更低,只有极小部分,大多数的生活用水排放到河流,从没有经过处理就。同时由于缺乏意识及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大量的农房任意建设,使原来的田园受到破坏、原有村庄的格局受到影响,造成村内拥挤的现象。另外农民收入比较低,生活不是很富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对古村落及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以及传承问题。大多数农民缺乏对古村落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让古村落破坏,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能让悠久文化遗产慢慢消失,要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和相关的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其商业价值,致富人民。

(4)民主参与村或镇的管理意识不强,相关基层组织人员其职能发挥不充分,做事还存在随意性,近一步导致村民主动参与村镇的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还不够,主体意识没有得到体现。

2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有效措施

突出共同探索破解难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推行“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有机融合。

(1)借鉴其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总体上来说,国外的农村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第一,政府从国家政策方面予以高度的支持,银行支持农民信用贷款资金;第二,国外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大大的提高农民收入,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活的质量;第三,政府和国家健全农业基本设施服务体系,高度的普及农村教育,进一步的提高农村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意识,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首先科学规划,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注重生态的保护。特别注重产业的培植,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方面建设均居全国先进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相互联系。从对当前情况的研究来看,美丽乡村建设整治起点和重点在于从农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以处理垃圾、治理污水为重点,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建设供排水等公用设施。当前,广大农村和城镇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在农村的建设中要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建设重点中心镇、村,发展特色产业,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村或是乡镇的收入。可见,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让农民能够有稳定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另外有条件的村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自主创业,带动经济发展,通过这种就业和创业的方式,让农民有收入。

(3)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能动性,提供人民的积极性,主张以村民为核心的参与形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满足其需求,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大家携手创建美丽乡村。以培育新一代的新农村精神为根本,着力共同建立共同管理共同享用的美丽乡村。另外,做好美丽乡村奖惩机制,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进一步鼓舞鼓励人民,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使其持续发展。

3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相统一,相融合,鼓励社会工商资本的投入来发展农村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带动农民增收。美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乡村的环境优美,同时更要注重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覆盖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其基础设施。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周扬.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2):97-105.

[2] 赖惠娟.浅析古村落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的富民之路——以江南古村落保护开发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9):237-239.

[3] 沈石,欧阳海鹰,陈柏松,等.信息技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4(10):24-27.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难题现状
借调难题
难题大作战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巧解难题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