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分析

2015-05-30张永莉

中国市场 2015年33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发展路径

张永莉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运用SWOT方法,从内部外部的机遇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对其分析,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46

经济的发展使要素禀赋结构急剧变化,传统比较优势逐步消逝,国内产业经济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阻滞日益明显,长三角经济区的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倒逼政府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了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根据研究对象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战略分析方法。它可以全面的分析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优势与不足,并通过组合分析研究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达到理清发展思路、走对发展路径、克服不足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11外部条件分析

111机遇判断

(1)多方面政策给力新兴产业。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江苏省相继出台《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及方案,确立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省内各地实施各类发展计划、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之后,南通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狠抓新兴产业拓展规模,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南通市“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划》,这对于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消费转型带来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转型时期,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发展的转型期,对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信息网络等技术产品及物联网、软件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消费转型升级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3)多战略叠加承接产业转移。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批准设立,沪通长江大桥的开工建设,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的深入推进,新的开发开放格局正在徐徐展开,“靠江靠海靠上海”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显,南通将逐步成为承接上海、苏南辐射的桥头堡和贯通苏中、苏北的门户区。

112威胁分析

(1)产业发展跟风现象严重。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产业由于重复建设,已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如全国至少已有20个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17个省市将光伏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全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已迅速增至近千家,生产能力占全球需求的60%。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必将导致国内新兴产业出现严重的结构性过剩,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2)区域比较优势压迫发展。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各地相继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吸引高端产业人才,大力培育和壮大区域新兴产业比较优势。上海已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早中期新兴产业企业。同时还加大了跨国公司在沪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基地的争取力度。苏州专门设立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显示出较强的行业成长性,对南通市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3)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转型。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近年市场需求下降,南通造船业出口受到很大冲击,造船业弊端凸显。先进制造能力不足,高端船舶订单比重偏低;低端产能过剩严重,占据大量资金、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制约了经济转型。造船业的严峻形势倒逼南通船企向附加值高、前景广阔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2内部条件分析

121优势分析

(1)科学的产业布局。近年来,全市精心进行了产业布局,以港闸区为例:规划建设了市北新城核心区、市北科技城和永兴五水城等三大新城板块,全力打造了南通北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火车站北物流园、唐闸古镇和万顷良田现代农业园区五大产业载体。目前新城板块端倪初见,产业载体特色彰显,“3+5”产城一体、板块互动、功能互补的融合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2)良好的产业基础。

“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支撑更加明显。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船舶配套等高新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涌现出一批高科技产品。

(3)专业的院校资源。

南通有多所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积极参与政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定向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122劣势分析

(1)资源环境出现瓶颈。市区很大范围内不能承载制造业新项目,所剩区域非常有限。此外,电价上调、劳动力成本上升、运输费用增加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等情况不断挤压着企业利润空间,80%以上的企业都面临成本增加问题。

(2)金融体系不够配套。一是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大而全”的大型金融机构主导,难以对新兴产业灵活、多样化、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全面、及时、有针对性的反应。二是金融服务的细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向新兴产业渗透能力不足,对服务新兴产业的潜在金融资源动员能力不足。三是金融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已出现的先进金融技术推广力度还不够,服务于新兴产业缺少具体手段。

(3)产业规划仍旧缺位。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近年来先后完成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镇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但始终缺乏一部指导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为避免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定位不清、布局杂乱,硬件不“硬”、软件太“软”,重引轻选、重量轻质等问题,亟须研究出台一部专业的科学规划。

(4)产业能级相对低端。缺乏高起点、高水平、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即便是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真正拥有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核心技术的很少,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问题。如海洋工程产业,尽管是南通七大新兴产业之一,位居全国第二,但与世界海工装备制造强国比,主流装备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不具备完整的专业化制造能力;生物医药产业以中间产品原料药为多,缺乏直接面对消费市场、有价值调控空间的终端产品、品牌产品。由于产品缺乏特色,没有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不能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产业能级整体不高。

(5)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技术创新支撑体系还不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不多,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在领军人才引进上,企业引才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产业领军型人才开发的主动性欠缺,不愿承担人才投资成本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缺乏长远意识,难以保证人才质量。在科技创新氛围上,企业在工作环境营造、科研设施配套、团队建设、文化融入等方面投入不足,难免出现“引得进、用不好、留不住”的现象。

(6)人才支撑缺乏力度。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矛盾并存,人才创新能力还不够高、领军人才吸纳不多、领军人才储备不足,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此外,虽然已有一些领军人物和研发团队,但总体“势单力薄”,“联合作战”能力较弱,团队支撑作用不明显。人才对新兴产业的支撑力度仍显不够。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21发展方向

综合分析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客观因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资源集约的创新发展之路,从而实现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双向融合,呈现出发展提速、规模做大、比重提高的态势。

22发展思路

221明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先行

(1)科学确定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首要是明确产业定位。这将有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打造关联度高的产业群和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制订出来的新兴产业战略常常相互雷同,没有特色,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应尽可能总结教训,少走弯路,要注意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强市场细分,突出强项和优势,走出一条细分化、差异化战略路径。

(2)科学规划产业载体。充分利用载体空间实现集群发展。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区、聚集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要促进产业相关企业的聚集,还要有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等公共服务机构,为集群内企业等提供科技、培训、金融等公共服务,使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在产业链上相互衔接,在群体里相互依托促进,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产业聚集力,构成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

222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做大分子

(1)科学筛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上海、苏南的土地、劳动力、交通等有形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这对一些要素依赖型企业影响较大,会向邻近外围梯度转移。南通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独特的成本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相对完善,为承载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要抢抓机遇、科学筛选、错位竞争,避免“过道效应”和“虹吸效应”,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分享“机遇红利”。

(2)精心培育,扩大龙头企业规模。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龙头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突破的支撑。培大扶强现有龙头企业、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是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现实有效途径。一是重点培育亿元龙头企业。鼓励亿元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创新和改造步伐,壮大企业规模,带动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助推中小企业新增列统。将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按照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成长路线图,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为科技型规模企业。三是加强小微企业扶持引导。不断优化新兴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本地小微企业向软件、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改变产业层次低下、科技含量不高的劣势。同时,引导大企业将配套产业链延伸至本地小微企业,搭建小微企业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223转型升级淘汰落后,净化分母

(1)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主导产业高端化为目标,重点打造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按照做强存量、做优增量的思路,在巩固提升现有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船舶制造业加快船舶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沿江沿河开发向纵深转变,低端产品向海工平台、船用配套等高端产品转变,简单制造向研发创造转变,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电子信息业加快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优质电子信息项目,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型企业。

(2)加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扩大存量和延伸产业链为目标,实施资源整合,加快技术升级,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重点促进纺织服装、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量质提升。加大纺织服装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能力,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高精尖上下功夫,力创自主品牌,追求更高效益。电力能源行业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实现“低消耗、少排放、高增长”。大力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周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J].统计研究,2012,29(9).

[2]宋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5).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