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感受分析

2015-05-30郑晓平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教学效果效率

郑晓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让数学能够跟得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国家对高中数学进行了改革。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从高中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这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多个方向全面发展。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国家进行了课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的实效。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知识、会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人,而且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教学与初中数学大不相同。高中比较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因而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批评或责难日益增多。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厌倦、高考让学生畏惧,而数学教师也常常为学生的厌学和教学中的重复操作倍感苦恼。

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错误的预习方法根本无法达到预习的效果,反而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想出好的方法加以引导,以便帮助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只用两年就全部上完了高中三年的数学课程,剩下的一年时间用来复习,数学课程的容量增加了,课时却减少了。这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效教学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实现了新课改中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是一个有明确目的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两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有效教学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點,还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对数学概念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和有效课堂感受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教学效果效率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