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的人文教育

2015-05-30王淑芹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择业观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王淑芹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或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自立能力及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择业观

面临毕业的学生,思想波动大,情绪极不稳定,学生行为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或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自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我利用班级报这一宣传平台,充分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根据学校活动月的内容定期更换墙报内容,以写手抄报的形式,动员全班学生参加,每期评比,记录他们的成绩,从而培养学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提高竞争能力。让学生在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择业观的教育

临近毕业的高中学生,正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年龄,每一个学生都想在人生的舞台上试验自己的魅力、智慧、身份、信心及能力,他们都希望尽快被社会承认并获得成功。他们非常关心职业的种类、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并将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逐渐反映到职业的选择上。他们中大多数人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把进入事業单位、经济收入、工作环境考虑在首位,不能面对现实,择业观念守旧。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高校技术教育、形势教育、毕业生成才事迹教育,使学生明确:“凡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人,都是有价值的。”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开拓、转变就业观念、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组织学生做好高考复习工作

由于成绩不好,许多同学思想波动大,对高考信心不足,甚至有几个学生不想参加高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入世教育,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志愿报考辅导,了解中国的大学与专业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敢于正视现实、客观分析问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为每一位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根据学生成绩确定高考目标,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投入到高考复习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依据自身情况,考上理想的学校。

参考文献:

耿书丽.班主任工作大全[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择业观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道德中价值观的分析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基于职业使命感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贫困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