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会“说”的班主任

2015-05-30王慧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时机对象技巧

王慧

摘 要:班主任所代表的思想、观点、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意图、动机、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不是看班主任有多威严,有多高明的手段、多精湛的技巧,而是看学生是否从心理、感情上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怎样进行情感投资,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懂得及接受教育呢?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即在“说”上面下工夫。

关键词:对象;时机;技巧

回首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每届都会遇到新问题,面对部分学生,苦口婆心的说教变得那么苍白无力。通过反思发现:自己不太会“说”,有时“说”的思维和方法已经过时,跟不上学生的步伐。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除了感叹,我不得不紧跟学生的步伐,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说”的班主任。

“情到理方到,情阻理难通。”班主任所代表的思想、观点、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意图、动机、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不是看你有多威严,有多高明的手段、多精湛的技巧,而是看你的学生是否从心理、感情上接受你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怎样进行情感投资,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懂得和接受你的道理和教育呢?我认为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即在“说”上面下工夫。

一、了解“说”的对象

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重视他们成长的环境,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打基础。总体说来,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他们见多识广、思维开阔,对新事物的认识往往各有各的见解,对许多新的信息、新的现象也有丰富的想象和兴趣,大脑里充满丰富的、多元化的、零散的各种知识,加上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学生青春期逆反性强等特点,如果我们班主任忽略了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仍然采用老思维、搬用旧方法对学生进行说教,这样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并且会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致命的影响,也会使教育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针对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我们要关注个体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每一届新生报到时,我都让他们填写一张表格,其内容包括: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曾经担任职务以及美好的心愿等,以达到对学生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自我风采展示和主动自荐当班干部等活动来更多地了解他们,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教育做铺垫。

班主任工作需要我们走近学生,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走进学生的心里,跟上学生的步伐,在实践中积累有效的“说”的方法,使我们的说教也流淌着时代的“活水”,体现出新的生命力。

二、“说”与“教”并重

作为班主任,我曾经一度信奉“身教重于言传”。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做学生的表率。在管理学生、管理班级时,很多时候都亲力亲为进行“身教”,想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感染他们。但慢慢发现其结果是:我自己非常辛苦,学生非但没有受到好的影响和感染,还把我默默无闻的“身教”看做是理所当然,认为这原本就是班主任应该干的事。我的“身教”变成“包办”,纵容了一些学生的惰性,使得这些在温暖中成长、习惯了被给予的学生更加没有责任感,体会不到别人的付出与辛苦。

只要稍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在表达方面显得比较夸张。班主任也要跟进学生的步伐,因为“矜持的身教”不能被现在的学生理解,所以,我们在“身教”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适时地“言传”——该说的一定要大声地说出来。要说出我们的付出与艰辛,要说出我们给予他们的关爱、尊重、帮助,让他们在“得到”的同时,也逐渐学会“回赠”,学会感恩;要说他们的错误、坏习惯,让他们明白知错就改,好习惯终身受益的道理;成功要说,让他们明白成功的光环固然耀眼,也要看到成功背后的汗水和泪水;失败也要说,只要善于思考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失败也会转换为成功。

三、把握“说”的时机

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无时不在与学生对话、交流。如果班主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抓住对话的机会、捕捉“说”的时机,那么学生就不只是简单地接受、被动地服从,对话就能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拨开迷雾、引发共鸣、触动心灵。

学生在取得好成绩、获得荣誉时,在辛勤付出得到回报时,他们的心情最好,自信心也往往容易膨胀。这时候班主任在肯定、祝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说”出他们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同时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他们会欣然接受意见,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学生在受到委屈和遇到挫折时,情绪低落,渴望被理解、关怀。班主任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感受,认真倾听学生的委屈,理解他们的处境,体谅他们的甘苦,适时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以此来消除他们的低落情绪。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冷静、客观地分析事情的缘由,找出自身的原因,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确定改进和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心与心的交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学生在违纪、犯错误时,他们往往产生一种戒备心理,尽量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时班主任就需要特别冷静地对待。因为一时的“威严”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但也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很可能给学生带来难以抚平的心理伤痛。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错误,不管我们能不能理解,都要以开阔的胸襟、包容的心态,把学生犯的每一次错误都看做是成长的必然过程,这样我们就能坦然面对学生的错误,辩证地分析、真诚地交流。在充分肯定学生过去的优点、成绩的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晓之以理,使之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关怀,进而知錯就改。

表扬也好,批评也罢,均需把握时机、掌握分寸,才能进行真实的沟通,师生之间才能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提升“说”的技巧

面对活泼开朗、性格各异的学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恰当的交谈方法、技巧,才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适应不断变化的与学生交谈的方式,对班主任来说是一种挑战,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与学生“说”的技巧。提升的途径唯在“学习”:

向学生学习:了解他们所想、所感兴趣的话题,学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见解,跳出自身思维的束缚,试着学会运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感受,推心置腹地言“说”。

向实践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从反思中找出困惑与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捕捉一些新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改进“说”的方法,获取“说”的技巧。

向书本学习:向书本学习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为我们的交流滋养底气与灵气。从经典中寻找教育的理论指导,使自己的“说”有很强的理论支持。

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广泛地学习,加强积累和思考积淀,我们的“说”才会因知识的纵横联系而变得得心应手,才会更能与孩子心灵相通。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时机对象技巧
神秘来电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提问的技巧
师生互动4时机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