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评优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5-05-30樊永文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赛课师生交流

樊永文

众所周知,近些年全国各地每隔几年甚至是每年都通过“评优课”形式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互动交流、学习展示、提高升华的平台。从“评优课”操作情况来看,教师展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课堂整体设计、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新课改取得的可喜成绩。但这当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一、授课中重预设,轻生成

赛课过程中,教师倾力于课前设计的教学环节而忽视或漠视课堂内的动态生成和因势利导。突出表现在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已经为学生设下了一个圈套,然后就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圈套,而且必须是完全进入。实际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与教师预期的答案不同的多种答案,甚至会出現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尽管原来想得不错,但由于紧张,将想好的内容或语言忘记,或由于突然的思维障碍而停顿。这就需要老师用富于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消除紧张因素,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得出正解结论,纠正错误。但多数教师为完成比赛内容图省时,一个学生答错了或讲不下去了,就叫另一个,不断换人,“点对为止”,或直接公布正解答案,缺少了诱导。在这里,教师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判断的时机,这样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深入。要知道,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是什么坏事,应该提倡和鼓励,而不是模棱两可、生硬地把学生引入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教育就应该倡导尊重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权利。学生表述完了,不等于问题的终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算开始,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此时才有了新的开端。

二、授课中重自我表现,轻与学生交流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体现的显著特点,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方法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会质疑、争辩、评价,使他们能够在自信、成功、创新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但在具体的赛课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在学生面前,尤其是评课专家面前表现得完美,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师们组织的“合作学习”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课堂很安静,纪律很好,有些学生“各自为战”,有些学生“一手操办”,实质上只是表面的协作,学生之间交流少,没有形成有效的探讨和交流。教师也是居高临下俯视学生,整堂课没有走到学生中间,学生没能打开紧闭的心扉,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师生间缺乏亲和。合作学习的具体过程中,每当学生找到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或是自己发现新的“问题”,并没有在与教师交流中得到教师的赞扬,教师只是忙于赶时间,简单肯定或评价后继续新授,学生没能因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而表现得异常兴奋,这不利于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总之,评优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对教师来说,在课堂时间里,要做到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细心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课堂中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和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需要走进学生并不断提高课堂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堂,与学生合作,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赛课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妙趣横生的识字教学——观云阳县第八届小学语文赛课活动有感
别让赛课流于形式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