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43例临床观察

2015-05-30陈荣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致残率中西医结合脑出血

陈荣明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出疗效较好,致残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致残率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7-0084-02

脑出血(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急症,指的是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具有高并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1]。在临床治疗中,可采取西医内科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以及补液治疗为主)及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微创锥颅碎吸术、内镜下血肿抽吸术等手术方式)[2],近年来也有用高压氧治疗,上述各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选取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对脑血管疾病所制定的诊断要点:①患者发病时间距入院时间<72h;②属于幂上血肿,脑出血量<30ml;③意识清楚或者昏睡、嗜睡;④排除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和24h内死亡的患者;⑤患者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和血液系统的疾病。所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4.27±5.67)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13±4.8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主要包括积极防治脑水肿、脱水降颅压、对症止血、防感染、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相关对症治疗。其中,脱水剂的选择要视患者的颅压情况而定,选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每次的间隔时间为4h、6h、8h,然后逐渐减至24h,持续治疗1~3d停止;结合患者的颅压情况,选择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随患者颅压的缓解逐渐减量直至颅压正常则停止,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组方:三七6g,蒲黄10g,当归12g,天麻15g,生地黄15g,黄芪30g。对于痰多者,则可以再加入半夏15g、芒硝20g。采用煎服的方式,每日2次,共250ml,日1剂。

1.3 疗效评判 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中制定的关于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90%;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5%~9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8%~45%;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8%或病情加剧[2]。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致残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比较 经疗后对照组有6例发生残疾,致残率为13.95%,观察组有1例,致残率为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发生率上升,由此引发的脑出血的发病率随之增长。脑出血的病因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3]。脑出血的发病比较急,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肢体偏瘫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脑屏障受损,会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加,进而形成脑疝[3],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

David[4]等通过研究,结果发现脑出血与PAK2存在一定的关系。PAK2是一种激酶下游的Rho族GTP酶Cdc42和RAC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调节细胞骨架结构,迁移和收缩内皮细胞等。脑出血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炎症反应。出现脑出血后,凝血酶大量释放,从而造成白细胞聚集[5]。②脑血流变的改变:脑出血患者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血小板膜凝血酶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③脑水肿,血浆蛋白大量释放,到达血肿周围组织,从而造成胶体渗透压增高。④血肿周围血流量的改变,由于患者受到机体应激反应、局部压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脑血流量下降。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其中,药方中的天麻可以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同时还能促使脑部的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缺血;蒲黄对心血管具有刺激作用,可以作用于迷走神经,抑制血管的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从而有效发挥降压的作用[6];方中的当归、三七、生地黄、黄芪等具有益气扶正、化瘀通窍的疗效,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与消散。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出疗效较好,致残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坤亮,朱家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281-282.

[2]王立洲,孟建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05):66-67.

[3]梁健,李松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60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08):130-131

[5]BuchnerDA,FengyunSu,YamaokaJS,et al.PakZamutationscausecerebralhemorrhageinredheadzebrafish[J].procNatlAcadSciUSA,2007,104(35):13996-14001.

[5]王建芳,施靖.158例脑出血患者院前抢救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372-3373.

[6]熊艳萍.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06):683.

(收稿日期:2015.01.16)

猜你喜欢

致残率中西医结合脑出血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