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体态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2015-05-30李星全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态食指手势

李星全

教学体态是一种通过人体的身体各部位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它包括表情体态和动作体态两大类。常见的教学体态有眼神、微笑和手势。笔者通过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实际经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教学体态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眼神

眼神一向被认为是人类最明确的情感表现和交际信号,在面部表情中占主导地位。所谓眼睛就像灵魂的一面镜子,“一身精神,具乎两目。”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敢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既是一种礼貌,又能帮助我们维持一种联系。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表示友好的时候,应该不时地注视学生,注视学生的双眼,注视时可平视或侧视,但不可斜视。要掌控全班的学情,注视学生的时间应在整节课的60%以上。注视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醒开小差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不宜低头或环顾四周,也不宜眼神闪烁不定。

二、微笑

微笑是内心心情在面部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真诚的微笑是社交的通行证,是最富有吸引力的表情,表现出人际关系友善、诚信、和蔼、谦恭、融洽等美好的感情因素,也表明自己欢迎、友善、没有敌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微笑的魅力,微笑是自信的象征、礼貌的表示、心理健康的标志。课堂中,把微笑呈现在脸上,会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课堂气氛。微笑可以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胆怯,可以化解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当学生需要帮助或要求展示而又没轮到时,可用一个真诚的微笑向学生表示歉意。

三、手势

手势是人们在交往或谈话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手势动作。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手势被赋予了种种特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成了人类表情达意的有力手段,在体态语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手势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帮助教師掌握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掌握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情况。手势丰富多彩,同一个手势在各个国家表示寓意也有不同,中国人的手势大致有:翘大拇指表示“好”“第一”;伸大拇指朝下表示“差”;伸小手指表示“最小”或“差劲”或“上洗手间”;OK表示数字0或3也表示同意、赞扬、顺利和了解;V字手掌朝外表示“胜利、成功”;若手背朝向对方,则表示“侮辱”;拳头表示“愤怒”或“加油”;伸食指指点手势表示对对方的轻视与指责,切不可将食指指向别人的脸;同时伸拇指、食指和小指表示“爱”;抱拳表示“道别”或“拜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体态,感染学生、激活学生、调动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学习的态度,有利于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体态食指手势
以父之名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挑战!神秘手势
V字手势的由来
磨 刀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胜利的手势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平衡尺子
拇食指巨指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