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型学习小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索

2015-05-30包燕红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学生

包燕红

合作学习是由美国人罗伯特·斯莱文首先提出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合作型学习小组设置的探究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考虑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一般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在分组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对本学科的兴趣、性别、性格、特长、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才会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分组过程需要班主任的帮助和配合,同时运用调查统计,以及部分学生的谈话结合进行设置。生物学习小组和班级原有的学习小组不同。生物的合作型学习小组按照生物学科的需要进行设置,主要依据以下内容设置:

1.人数控制

由于每个班级有五十多人,因此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6人左右,每个班级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6人左右的原因是,一方面考虑组内合作氛围形成需要一定人气,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多造成责任分散效应,学生责任感降低;另一方面,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外向型学生,每个小组成立之初必然需要一些学生的带动,人少很难有足够的合作氛围。合作到一定阶段,由于学生习惯了合作的氛围,可以适当减少对讨论氛围形成这一因素。

2.人员组成

开学初进行初步分组,按照学习基础、性格爱好、特长、综合能力等信息进行分组。分组根据需要每半个学期调整一次。由于高二没有生物入学成绩,所以高二第一次分组的成绩参考高一期末考试的物理和化学成绩。根据成绩把全班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分为ABCDEF六个等级。每组由六个不同等级的同学组成。开学前,对该班学生原高一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咨询。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3.组长的选定

组长对合作型学习小组的影响常常超过教师对小组的影响,所以组长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提前公布组长的申报条件,由小组内自荐和他荐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组同学商议,最后得到大家认同后就职。根据经验,一個班风优良的班级,一般组长很多都是班内的班委担任。

4.产生组名

确定小组和组长以后,发动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小组的特点和生物学科的特点,为小组定一个易上口、振精神的组名。并请每个小组集体在班级内进行4分钟左右的展示,说明组名来源和意义,并请小组成员集体大声喊出自己的组名。这一活动对小组的凝聚力和团结有积极意义。

5.组内分工与合作

小组合作活动是很多公开课的常用模式之一,在这些课堂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私下讨论不参与小组活动,有时候一些小组成了少数几个同学展示的舞台,其他学生成了跑腿和打杂的,甚至有些学生成了旁观者。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小组每个同学都要有具体的任务,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公关员(公关员的位置在每个小组内都是固定的,在每个小组的中间位置)、发言代言人、黑板活动总结展示员、资料收集员等职位,并且要求每过半个学期,职位必须轮换。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虽然规定轮换职位,但也需要组内讨论,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一方面通过职位的变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避免学生长时间在同一职位产生厌倦。

二、建立合作约定

合作小组建立后,由于每个班级人数多,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为保证小组合作高效有序进行,需要师生共同讨论制订《合作约定》。为了使合作约定更丰富,每个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后修改。

以下选用其中几条合作约定:

(1)在课堂内小组讨论时,该环节可以和其他小组交流时,为避免课堂混乱,只有公关员有权利去其他小组短暂交流。

(2)小组讨论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不使用攻击性或者伤害他人的语言。

(3)组长和副组长有权要求没有参与小组讨论搞小团体的同学终止行为,任何同学都可以阻止与主题内容无关的谈话。

三、不同场景下学习小组合作的探究

1.课堂内小组合作的探究

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学习小组在课堂讨论和完成课内作业时,能够保证有序有效进行,组长起到一个监督模范作用,能保证课堂的秩序,提高课堂的效率。如果有小组和个人出现违反合作约定的行为,教师根据情况可以适当阻止个人或该小组的合作学习。阻止时,教师要注意言辞,语言要婉转,必要时要语气坚决但对事不对人。若教师发现集体性出现讨论主题出现偏差时,说明教师之前的引导存在问题,需要果断终止全班合作小组的讨论,进行修正。

根据课堂内容,有选择地布置一些课内小组活动的内容。根据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在文科班上课时,不采用合作型学习小组模式,采用教师引导看图分析,设置引导性问题完成,效果更佳。而在理科班,可以在提供必要信息和教师引导后可以采用合作型学习小组模式。

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分析,然后再进行合作型学习小组模式,比直接进入合作模式效果更佳。如在酶的专一性这个实验的课堂合作时,教师通过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重复原则,并简单举例分析后,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接着根据实验的基本原则,对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的3、4、5、6试管进行分析。要求小组讨论找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单一变量是什么,最后完成课堂问题。

这个实验中,教师没有采用“放羊”的策略让学生完全自主合作。体现了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原理,同时在实例的引导下,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丰富。再进行酶的专一性实验分析时,学生能够以俯视的眼光分析实验。能根据单一变量的特点准确找出酶不同与底物不同两种变量。教师的适当指导,降低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倡导合作型学习小组,不是教师做“甩手掌柜”,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

2.课外小组合作的探究

课外学习小组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模式就是将课堂内的学习小组延伸到课堂外。对组内学有困难的同学,每个合作型学习小组要起到监督和帮助作用。组内提倡“小组捆绑制”“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学业水平。

笔者曾尝试过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制的课外学习小组基础知识巩固训练。在合作型学习小组逐渐步入稳定后,召开组长和副组长会议,邀请他们加入班级基础知识提高计划中来。每周安排两个时间段进行,每次限制时间在10分钟内完成。由课代表将教师准备好的基础知识复习问题通过电脑投影展示,课代表、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和各组的组长轮流检查纪律,确保每个同学都自主完成。由各组长和副组长轮流初次批改,然后抽查一部分由教师再次批改。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各小组的基础知识比赛,将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都记入考核评价中。

由于前期的会议指导工作到位,加上大部分组长的能力和责任心强,这个活动对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巩固效果明显。与教师单打独斗相比,出现学生消极抵抗等现象大大减少。

每年都有高三学生在进行理科综合模拟考试中因为无法合理安排物理、化学、生物的时间分配,导致生物大量失分。主要体现在最后几道生物大题因为时间不充足而放弃。在高三学生中开展合作型小组活动的主题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此类合作型学习小组主要由学生自主申报后组成,每组人数不需要严格限制。通过咨询优秀学生和交流心得体会,让这几个学生在研讨中相互促进。

这一措施强化了学生对时间安排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对理科综合的认识。从后半阶段的考试中发现,生物大题空白率明显下降,提高了生物在理科中的得分,学生理科综合的成绩整体也有所提高。

四、合作型学习小组评价机制的探究

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

1.小组日常评价

小组日常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组课堂展示、组内合作状态、与主题的相关性、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自主抢答、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进步情况。每个指標都表格量化,便于统计。

小组课堂展示环节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当堂情况给每个小组进行打分,并将结果相应的分值写在前黑板的小组编号旁边,下课后统一登记,记入总分。

在每个讨论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监督,对合作状态、主题相关性、课堂纪律进行打分。主要根据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的发现以及每个月的组长调查表得出分数。

2.组内成员间自评和互评

表现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观因素无法控制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但量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理论学习和不断实践,我们努力探索相关方法和内容,使其不断完善,更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情况。

3.把小组整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结合起来

课堂随机提问小组的某个成员,作为该组的表现记入考核。平时定期进行基础检测结果,每次考试的个人成绩都纳入小组考核中。

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一个学期结束时,根据以上评价选出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合作个人、优秀进步个人。

笔者连续在高二生物中开展合作型学习小组实践研究,为提高实践研究的科学性,笔者主要从文科和理科的角度进行。通过详细分析发现,理科主要体现在高分段人数的增加,文科主要体现在低分段人数相对减少。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无所事事的现象大大减少,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整体较高。

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业发展。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重新整合。既促进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能够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起到节省时间和精力的作用,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学生也能更快找到帮助自己的对象,能够同时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能力。也能增进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能够不断进行各方面的探索,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开展合作型学习,找到适合的模块和内容,在合作型学习小组探索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改进。

参考文献:

[1]AndiS,frankH.有效的课堂指导手册[M].屈书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15.

[2]张海其.对高中生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常见“跑偏”现象的冷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2(10):13-15.

[3]张庆吉,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评价[J].中学生物学,2012(12):57-58.

[4]丁丽娟.高中生物校本课程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3(7):59-60.

[5]司家栋,张付山,牟红梅.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操作实务[M].蓝天出版社,2012:101.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