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下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2015-05-30万换林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正反面鼓励性新课程

万换林

高中数学作为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其价值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数学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真分析目前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确保数学课堂的高效实现。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学习兴趣。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比较畏惧的一门学科,尤其是高中,知识点越来越难,综合性越来越强,严重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及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根本没能得到发挥,严重不利于高效课堂的真正实现。

3.缺少评价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注重评价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课堂中根本没有评价,仅有的是考试成绩出来后的“评判”,这样既不利于良好环境的构建,也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如何构建课改下的高效数学课堂

1.运用多样化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我选择了“探究实验”的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投掷硬币的正反面来判断思考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不是都是1/2;引导学生投掷的次数越多越好。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在投掷硬币时,先投的人掷出人头的几率会不会比后投的人要大?在玩骰子的时候,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是不是都是1/6?这样的过程不仅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鼓励性评价,营造和谐课堂

鼓励性评价在数学课堂的应用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營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对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数学课堂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的主体也应该由教师变为学生,要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清问题,找寻方法,为学生的发展、为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曲艳凤.新课改中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1(56).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正反面鼓励性新课程
月球为什么有“正反面”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汤勺里的你
鼓励性语言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带锁束线带
小学数学观摩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立在纸牌上的水杯
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使用的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