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情境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2015-05-30刘彦英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谚语讲授诗词

刘彦英

摘 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也对如何优化初中地理教学展开了积极探讨,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这方面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探讨,也希望借此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教学;情境;地理

地理学科所涉及的生活领域广、空间范围大,如何将课本教材中的地理原理和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是我们一直积极探寻的问题。如果能够设置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则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增强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望,不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那么,作为教师,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又应如何开展情境教学呢?

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情境。一是借助诗词谚语,创设趣味情境,要善于将地理知识与诗词谚语紧密融合起来,以此增强整个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如在教授“地球自转”时,可以引用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并引导学生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与我们所处的纬度是否有关系?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再如,在讲授“冷锋和暖锋”时引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借助诗词谚语来创设趣味情境,有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二是巧用实验,激发创新想象,著名畫家达·芬奇曾经说过:“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对于初中地理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能通过简单的设计将生活常识迁移到教学实践中,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锋面雨”的相关内容时,设计实验:在半大杯开水上盖一铁片,再将冰棒放在上面,不久便看到云成雨落,借机提问:“降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大家也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夏季风带来锋面雨的原因了。三是组织调查,创设实践情境,俗话说:“眼看千遍,不如手动一遍。”为此我们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城市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优化”的讲授为例,让学生记录家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量和种类,继而分析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问题和危害,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建议。当然,情境教学的手段也不限于此,本文仅做一些简要的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陆惠.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基础教育,2013.(1):78.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谚语讲授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说说谚语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诗词之页
谚语趣画(一)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