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30邱波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邱波

摘 要: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因为知识的难度加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各不相同,需要一个集体带动的学习方式加以统御,这时首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关键词:阶梯带劲;学习力量;重组机制

一、中职计算机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意识是计算机小组学习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性强、利己思想较为严重、集体意识、团结意识较差。二是合作关系不好协调。三是合作力量不好平衡。一般情况下,依据学生的计算机成绩,采取强弱搭配、成绩梯次的方式,关系尽可能融洽为前提,来科学分配学习小组,有时也会出现人员不足、有高有低等问题,需要灵活把握、科学统筹。

二、中职计算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科学考核,实施小组阶梯带动

小组阶梯带动一个是各小组之间的阶梯带动,另一个是小組成员之间的阶梯带动,主要是小组之间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的一种带动和比较,一般情况下要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等级。如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就是要通过考核来摸底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让学生一级带动一级,优等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后进生,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实现中职计算机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2.科学分配,均衡小组学习力量

均衡小组力量有时候很难把握好,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因为涉及的学习内容较多,实验操作也相对频繁,所以在分配学习小组的时候,不仅要参考笔试答题能力,也要考验学生的操作能力,再把笔试和操作成绩都优秀的学生,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带动和促进学习进步的作用。

3.科学调整,实行适时重组机制

还是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在维修中只包括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这些都是生涩难学的知识,既需要教师的认真点拨,更需要学生的认真学习,尤其在知识不断加深的时候,不要忘记适时调配小组机制,随着周期性学习的结束,做出较大规模的调整,从而实现新一轮的计算机有效学习。

计算机专业在中职学习领域将越来越重要,只有把教学质效抓上来,才能确保专业和学校的有效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提升专业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李晓霞.探索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信息技术教研,2014(1).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