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乐理授课浅谈

2015-05-30刘丽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记号乐理音程

刘丽

乐理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对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音乐语言,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表现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乐理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管按课本讲条条,一味让学生死记概念。那么,乐理教学容易呆板无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乐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鉴于此,笔者谈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唱歌教学中教乐理

唱歌教学不仅是教发声、唱歌词,也是学习乐理、巩固乐理知识的教学过程。歌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学生在美的歌声中容易接受。从歌唱中体会到乐理知识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自觉地掌握乐理。如讲“拍子和拍子的种类”时,可选唱一些不同拍子的歌曲或片段,让学生在不同的强弱律动中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与特点。又如讲速度术语、力度等常用记号时,根据歌曲的感情需要,选择适当的力度、速度让学生演唱。如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玛依拉是一位美丽又善歌的哈萨克族姑娘。歌曲内容描绘了姑娘活泼开朗、惹人喜爱的性格以及牧民们挤在她家的屋檐下倾听她美妙歌声的情景。曲调轻盈明快,节奏活泼舒展,力度变化大。全曲由四个乐句加短小的副歌构成。第一、二句的起句用mp的力度演唱,然后渐强到mf。第三句用mf-f,第四句节奏拉宽,用mp的力度演唱,气息连贯悠长。最后一句副歌衬词用mf力度渐强至歌曲结束。让学生先分析歌曲的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并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处理力度、速度。由此向学生说明旋律、力度、速度等音乐语言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上的意义。

二、结合音乐欣赏学习乐理

上欣赏讲时,可把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乐理知识有机地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准备一些小问题,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如音乐主题,主题的变化发展,音乐形象、歌(乐)曲的主音等。听过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出讲评,进行小结。如从分析音乐的主题、形象感情的变化来讲解曲式结构知识。学习一段体,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学习回旋曲式欣赏韦柏的钢琴曲《邀舞》等。从分析歌(乐)曲的骨干音、主音来讲解调式知识。学习民族五声调式,选一些有典型意义的歌曲让学生辨别。讲宫调式,欣赏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讲徽调式,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地讲调式知识,学生兴趣较浓。

三、利用视唱、合唱的声部学习音程、和弦知识

音程、和弦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大多停留在概念的记忆上。如果结合视唱或合唱的声部训练,通过练、讲、听、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1.练:合唱训练中可用二个、三个、四个音结合成音程、和弦进行练习。

2.讲:练过后,适当地向学生讲解和声和弦等知识。同时发声的两个音之间高距离的叫和声音程。三个或三个以上按三度关系叠置,同时发出声音的叫和弦。

3.听:讲过后让学生在琴上听辨大、小、增、减各种音程和声的不同音响效果,辨别出协和与不协和的音程与和弦。

4.唱:听辨后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声部,唱出各种音程与和声,用录音机录下来播放给学生听,从中感受不同和弦以及和声进行的音响效果。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乐理教学如果只进行纸上谈兵,那么教学效果一定要受到影响。许多乐理是要通过演(唱)奏来实践证明的。如顿音记号,理论上讲是标有此记号的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歌曲、乐曲中出现此记号的音都按此法则来唱(奏)。乐曲的内容、风格以及本身特性的不同,顿音的唱奏法也有所不同。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体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

总之,兴趣盎然的好教法不胜枚举。只要教师肯钻研、巧设计,定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得到大家指教。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记号乐理音程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记号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脏记号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墙上的记号
音乐游戏玩起来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塔克拉玛干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