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探索

2015-05-30陈立新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陈立新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形成化学理论的基础。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精心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实验和开发实验四个方面提高化学实验的有效性。

关键词: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实验;开发实验

一、精心设计实验,让实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要精心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前,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出教材中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验,把握教材涵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其思维动向,使设计出来的实验既符合教材大纲要求,又能让学生更好、更快乐、更有效率地学习化学知识,不断调动学生的學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实验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二、精心准备实验,确保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设计好实验后,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动手实验,教师都需要在这之前进行精心实验准备,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实验,在授课之前都要亲力亲为,提前操作一遍,充分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确保教学过程万无一失。准备实验时,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检查实验所用药品是否过期。但凡有过期的实验药品,就会导致实验的失败,从而失去实验的权威性,降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其二,不盲从、盲信教材,对于不合理的实验设计要进行必要改进。

三、精心指导实验,避免课堂实验探究的盲目性

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学生在课下就单纯扮演“看客”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实验的现象精不精彩,却不注重观察实验的步骤和现象,思考实验的结果。因此,在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时重点看什么,要怎么看,避免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的盲目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率。此外,除了教师的演示实验,课上教师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中状况频发,上课时老师手忙脚乱,照顾不全,这时就应请实验教师到实验室里帮忙指导学生,并及时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探究中的错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精心开发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自主动手实验,主动探索创新。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虽然优点多,但是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很难让学生将过程、现象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这就需要将教师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探究实验,不仅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青.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2009.

[2]罗东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改进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