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身体素质,提高体育精神

2015-05-30潘远方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身心身体素质

潘远方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是初中的必修课,在所有科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是提高学生集体观念的重要学科,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精神;教

初中体育教学是初中的必修课,它在所有科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下,随着人们精神观念变得强化,体育方面的学习与掌握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观念。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加强体育教学力度,体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我的身体,也能锻炼自身的各项技能,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初中体育的重要性是可以想象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良好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我,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观,所以体育教学意义重大。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

初中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体育知识不是很重要,大家将目光都集中在初中的主科上,很少注意到体育知识。然而缺乏體育锻炼的学生常常会在学习上力不从心,更有甚者,因为身体素质差而生病,导致身体各个方面都出现问题。所以体育教学的最直接意义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看到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所以体育教师要传递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观念的转变,诠释体育知识精神,引导和鼓励学生强身健体。

二、锻炼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是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好学科。目前学习与工作的压力,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身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体育锻炼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让学生在繁重的任务中抽出身来,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放松。笔者看到初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成长,很多学生性格上有很大变化,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处于消极状态,这样就会形成负面影响。而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成长。在室外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敢于挑战,勇敢坚强,并且与学生共同学习,参加活动,帮助学生从消极走向阳光,所以体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笔者调查了解到,当前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年龄段,有的学生走得更远,几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就是宝贝,一切听孩子的,溺爱的不得了。这样,学生就形成自私狭隘的思想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了集体观念,形成了个人本位思想,缺乏团结。这样的局面非常不好。体育教学恰恰弥补了这种缺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活动,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学生的集体观。

总之,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北大的校长、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西方教学思想家卢梭也曾这样讲:“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其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可见体育在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何广积.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模式的奇葩:情境教学[J].新课程:上,2011(4).

[2]黄行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成才之路,2010(23).

[3]张辉.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体育博览,2011(10).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身心身体素质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给身心降个温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