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处处有语文

2015-05-30姚明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语文教材

姚明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语文课与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街,街上的广告牌,买东西,东西上有使用说明。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因此,我常常在想,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又生活在以漢语为母语的国家中,拥有学习语文得天独厚的语言条件,想要学好语文不就是小菜一碟吗?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笔者从事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消磨殆尽,学习起来也是高耗低效。这一方面是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中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一门心思抠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一脑门儿扎进题海之中,不愿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将语文学习与观察,思考和认识生活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切忌“闭门造车”,要“开门教学”,将眼光从书本移向生活,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学生学习生活化

首先,要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学语文。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中会有不少故事发生在学校里以及学生身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故事引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其次,要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当下,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时髦”的广告词,他们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来达到容易记忆、加强宣传的效果。这时,教师可以任命学生为“错字纠正师”,让他们走进社会,去纠正一些错字错词,并建议其修改广告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培养规范写字,规范说话的习惯,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最后,要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来学习语文。除了学校,学生生活最多的地方就是家庭了。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家庭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老师,是生意人等,可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写作,通过对生活实践的描述,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首先,教材的内容要生活化。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资源,是培养能力的依托,是培养人文素养的载体和沃土,想要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要先实现教材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和需要,恰当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或者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加深对语文教材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其次,教学的方法要生活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如文言文的教学。这类文本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字词句式的基本教学外,要引导学生体会和重视其中蕴藏的中国文化以及其与当代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在让学生通过对古人古籍的阅读,分析和辩证,正确的取舍,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最后,教学的情境要生活化。创设教学情境,是将静态的教学文字转变为动态生活情境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设定生活情境,体验不同的身份及身份带来的不同生活,让语文知识在夸张和欢乐中偷偷住进学生的心里。通过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胡静.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J].四川科技报,2010.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生活化高中语文教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