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考考点“货币”的复习

2015-05-30倪素娜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品价格金银纸币

倪素娜

货币作为高中政治高考重要考点,地位非常重要,在高考中差不多每年都会出现与之相关的试题,如何复习和把握这一考点,对高三学生来说是难点。货币是中学课本中经济常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必须牢牢把握其基本内涵,对这个核心概念进行综合理解。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把握:

一、从含义上理解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就是说,货币本质上讲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从产生上理解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也就是说先有商品,后有货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从发展上理解

货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等阶段后,通过信用卡的过渡,进入电子货币时代。

四、从本质上理解

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要注意,一般等价物不一定是货币,只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到金银上,这才是货币,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五、从职能上理解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六、注意把握几个关系

一是货币与金银之间的关系,金银作为一种自然物,并不是天然就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二是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但货币是特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三是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现。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关系,生产货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会引起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或降低。四是货币与纸币的关系,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的发行量受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制约。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面值的大小,但却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五是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市场上流通的貨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与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

以上是笔者对货币这个高考考点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的梳理。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商品价格金银纸币
国际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或已见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震荡运行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震荡上升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消失的纸币
猜纸币
猜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