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曲折了古代诗歌读懂之路

2015-05-30谢修德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谢修德

摘 要: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为此,从三个角度即语言、意象、背景、手法,对古诗阅读的障碍加以梳理,以期简化和明确古诗阅读教学,铺平“古代诗歌读懂之路”。

關键词:古诗阅读;文学体裁;语言关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本身以其体裁上的特质,就与读者之间划出一道超然的距离。综合上述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三道关”,突破这“三道关”,是读懂诗歌的前提。

一、“语言关”

诗歌的语言包括:语法、格律、修辞等。

1.语法

旧体诗歌受格律限制,语句上有一定的语法特点。这些特点不但现代文不具备,连古代散文也不具备。因此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更好地读懂旧体诗歌,鉴赏旧体诗歌。

2.格律

古代诗歌的格律主要体现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虽然诗歌的格律,多表现于形式,但弄懂诗歌的格律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感。限于篇幅,这里不做阐述。

3.修辞

修辞是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对读懂诗歌有重要意义。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诗歌中常以叠用的形式出现),此外还有:设问、反问、用典、顶真(又写作“顶针”)、互文、列锦、摹状、双关(隐语)等。

二、“背景”关

孟子在《孟子·万章下》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此外,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要想读懂古代诗歌,不了解诗人及其生活的环境,也无法准确把握诗歌内容。

三、“手法”关

1.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表现手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3.篇章结构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当然,理解诗歌除了以上所述的阅读障碍,还有很多具体情况,但突破以上四关,势必会为读懂诗歌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12-0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