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探索

2015-05-30邓斌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邓斌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中,民办高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随着行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民办高校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以及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力求通过一系列研究,为民办高校增强竞争力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近几年来,民办高校不仅在数量、规模上得到了发展,还在走内涵发展道路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办学格局在发生着变化,民办高校面临着挑战,因此民办高校要从现实出发,总结经验,改变教学理念、管理制度等,从而在激烈的环境中占有优势地位。

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

其一,社会认同度较低,行业内的竞争比较激烈。民办高校不属于“985”“211”重点学校,并且国家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在全国的影响力是非常低的。还有一些地区的民办高校属于中职或者技校,它们的生源比较单一,所招收的都是本省学生,因此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处于城市边缘,环境不好,周围也没有其他高等院校,本校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的沟通非常少。近几年来,受到经济的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无法就业。其二,民办高校的入学门槛较低,这些高校所招收的学生都是高考成绩不好的学生,当学生来学校报到之后,觉得学校不如想象的那么好,有一些学生就会选择退学复读或者外出打工等。很多民办高校所设置的专业都是相同的,并且他们的教育资源也是相同的,这就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另外,民办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都存在着一致性,这就导致民办高校的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其三,民办高校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有很多民办高校都缺乏积极的校训,因此民办高校应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促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制约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1.办学理念较落后

民办高校要想长期保持竞争力,先进的教育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然而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一部分民办高校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却忽视了教育的公益性,这就导致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同度较低。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有一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者缺失教育观念,并且对大学的办学规律也不够了解,他们会利用经营企业的模式来管理学校,没有考虑到办学的特殊性。还有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学队伍以及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较低,这样的教学队伍以及管理队伍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这些因素制约着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的认识存在错误,他们认为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办学实力都远远低于公办高校,再加上民办高校的学费等费用远远高于公办高校,这就导致有一些社会民众根本负担不起这么高的学费,从而使民办高校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2.缺少教师资源以及经费

民办高校存在着资源缺失的问题。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并且师资力量不稳定,最终不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该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经常更换教师,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名声。从财力资源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学费是民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以及社会给民办高校的捐助都是非常少的,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因此它们的办学道路就不同于其他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经费会受到生源数量的影响,如果生源数量较多,那么民办高校的经费也就越多;如果生源数量较少,那么民办高校的经费也就越少,这就导致民办高校的经费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预算、计划以及分配评估教育经费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经费的不稳定性,所以民办高校的设施配套不到位,最终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的有限性影响着其核心竞争力。从无形教育资源的角度来讲,有一些民办高校违规招生,因此在社会上民办高校的信誉较低,这也成为阻碍民办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3.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民办高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就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从民办高校运行的角度来讲,设置民办高校的董事会是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民办高校的经营权以及决策权没有分离开,民办高校的投资者不仅是董事长,还是校长,这就导致董事会运行的随意性较大。还有一些民办高校采取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民办高校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办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指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从自身的优势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改革以及创新形成一种极强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多个因素的随便组合,也不是影响学校發展的所有因素的组合。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师资力量、高校的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较,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民办高校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采用科学的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确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成功。专业化能够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性。所以民办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民办高校还应该注重培养理想人才。民办高校要设置核心课程,并且要构建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自由选课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管是商界还是教育界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办事,但是地域不同、目标不同以及教育模式不同的高校,他们要具备同行的共性,但是还要具备自身的特性。民办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以潜在的受众人群为基础,找准自身的位置,从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出发,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科学、准确的定位有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要从当下的现实状况出发,并且还要认清自身,寻找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办学效果。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只有科学、准确地定位才可以确定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高薪聘请、留住高素质的教师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要高薪聘请、留住高素质的教师,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率。民办高校要改进教师队伍结构中的不合理现象,稳定教师队伍,调动教师工作、调研的积极性。民办高校还要构建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另外民办高校要为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民办高校要不断健全教师管理体制,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定期培训教师,科学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

3.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的运行机制,所以民办高校要将民办体制作为依托,构建完整的法人治理机制。根据相关的规定,民办高校的董事会是由投资方、校长、职工代表人等组成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避免股权过于集中,将所有权与决策权分离开,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民办高校还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同时促使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率得以提升。

社会大众往往利用毕业生的质量、教育服务质量来评判民办高校。所以民办高校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民办高校还要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快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龙刚.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9).

[2]李光辉.民办高校核心競争力体系重构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3).

[3]许栋梁.浅议民办高校特色学科建设[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4]樊继轩.基于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中职学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初探
试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对策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