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下如何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2015-05-30刘娟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新课程生物

刘娟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课堂或者是无效课堂而言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某一节课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呢?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形成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等,这些都是高效课堂应该实现的。因此,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選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高效生物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高效生物课堂实现的因素

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生物课都是当作副科来教和学的,即便是生物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依旧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生物课堂当中,严重影响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再者,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长久以来,我们课堂采取的都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严重不利于生物学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更不利于高效生物课堂的实现。而且,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习缺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主要原因是学科自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不能以积极态度走进生物,进而影响生物课堂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识到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确保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

1.转变教学思想

转变思想,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是贯彻课改新理念的前提,也是实现高效生物课堂的重要方面,更是教师教学行动的指导。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存在价值并不是单单为了应对考试,也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确保生物学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最终使学生能够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中,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转变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生物学科价值能够最大化实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打破“填鸭式”教学模式,要在认真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过程中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活动,以确保学生在师生互动、小组交流、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时,由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掌握细胞呼吸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等。所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与ATP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在无氧呼吸的情况下,细胞还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吗?若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的有氧呼吸的总化学方程式应该是怎样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同时也为高效生物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无定法。在教学方法的转变中,我们要结合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高效生物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分析影响生物质量的因素,从思想和行动上落实新的理念,做好各个方面的转化工作,为高效生物课堂的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陆忠华.浅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2).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新课程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第12话 完美生物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生物学科思想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