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究

2015-05-30郭彩霞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传授师生关系

郭彩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试验中,教师不可回避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尤其值得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思考。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自然就成为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试验中,我们不可回避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尤其值得高中生物教师思考。在实践中,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认识到必须要把握好下面几种关系。

一、课堂人际交往中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人际交往中,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别人平等对待、重视的内在需要,架设起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机,创设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情绪上轻松愉快、心情舒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师生之间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交流,易于沟通,有利于互尊互敬、教学相长,从而生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为师生密切合作提供保证。这样,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在不民主、不平等、不协调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情绪紧张,内心恐惧、焦躁,与教师交往的愿望和兴趣都很低,甚至对教师的影响反感、排斥,更谈不上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也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传统教学中,这种状况大量存在,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师应改变师道尊严的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热情交往,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學生,信任学生。通过协商对话,使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也使自己理解学生的意图,实现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离开了学生及学生的特点,教师教的作用也就无法实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但在其学习过程中离开了教师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学习任务也无法完成,所以他们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互为依托。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其发展的内部因素,是内因。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会起作用,但学又要借助于教的启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掌握知识需要学生自觉地观察、思考、操作。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全包全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的目的在于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才是教学的真正意义。

教师和学生不应是对立的,教与学也不是对立的。然而,传统教学过分注重教师教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人,只强调教法,不讲求学法。关于教法的研究丰富多彩,对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只重视教的作用,忽视学的作用。在这种满堂灌、满堂问的模式下,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思维得不到发展。

三、知识与能力——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材料,认识资本,认识能力,就谈不上发展能力。所以传授知识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知识不等于能力。无知未必无能,无能却是由无知引起的,个体知识的增多并不一定带来能力的增强,他们并不必须成为反正关系,它是相关但不相同的关系。传授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传授知识的目的也正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因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能力,将其同步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接受式学习方式与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关系

心理学认为,接受式学习方式和发现式学习方式是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两种形式都有价值,相辅相成。传统教学中习惯偏重于用接受式学习,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单纯由老师来操持、讲解,硬灌、记忆,做作业、巩固……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管听、只管记、只顾练,是压迫式的被动性学习、记忆过程,思维和智力很难得到发挥。过分强调接受、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兴趣往往不浓厚,教学效率往往不高。纲要提出要“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学法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方法是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生物实践中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的学习,提升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地位。其学习内容要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独立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之,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只有处理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开放式”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安小红.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考试周刊,2011(28).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传授师生关系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传授技艺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