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5-05-30常志云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活动课中职

常志云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形式逐渐获得认可,今后会加大比重,强化教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力。中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担负了很大的培养任务。因此,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使语文教学发挥最大功效,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一、让语文课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中职学生,升学压力小,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要求比较低,这恰是优势,能自然发挥语言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也能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如何做好中职语文教学,首先要抓住学生,让语文课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轻松愉快的教学是使一门学科深入人心的主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都是追求进步的,都是想学习,有旺盛求知欲的,能够改正错误的。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通过音像、动画、颜色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愉快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上好语文活动课

其目的是培养创新性思维,增强实践能力。活动课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推进,学生都是绝对的主角。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开动脑筋、开拓思维。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可以做成活动课。学生通过诗歌朗读、演讲比赛,发挥个人才艺,并在诗歌的写作、欣赏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活动课还可以使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发展个性特长。在活动课中,每位学生都受到同样的重视,不同的特点都受到尊重,并在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在活动中,一些学生的特长得到了进一步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学生不断成熟,主观思想和能力已经占有一定优势。而现代教育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基础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不能脱离的教育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熟知的“填鸭式”讲授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处于学习环节的接受角色,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这完全背离了教育规律,素质教育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地位,还他们主体地位,发挥其能动作用。

1.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转变学生的角色,恢复其学习主体地位,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是同样转变其教学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驾驭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科学的引导情感、设计成功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地位意识,使学生主动感知本课堂的主旨,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主动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也就越高,就能主动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终使学生获得教育教学成果。

2.强化实践,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综合工程,课堂模式的转变是重点,同时也要在评价方式、课程设置、甚至教学大模式上有所转变。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学生从刻板的课程、过多过死的考试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更多机会参与实践,展示自我。从课堂教学上讲,高中语文课堂传统上要求遵守课堂秩序,按照教师要求和课程,在教学事实和教学效果上更完善,但学生学习有所偏离,能真正接受教师讲解的比例并不高,如果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给他们更多时间去讨论、去发挥,也许课堂是另一个模式,但学生的能力却是不同的,学生逐渐形成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先抛开文章本身的语言、语境和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以徐志摩为话题,以浪漫主义现代诗人为话题展开联想、讨论,集思广益,活跃了课堂,丰富了知识,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3.鼓励学生提升自学能力

职高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但如何克服学生自制力差,对语文缺乏兴趣等也很关键。一要合理预习课文,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预习要有基本的方法和要求,主要内容是了解作者、背景、辨认文章体裁、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段意、摘抄名言警句等,通过这些预习使学生仅养成预习习惯,无意中形成自学能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听课质量就是关键。也许有人说听课就不是自学,其实不然,听课只是学习的一个步骤,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如何消化讲解内容,课后如何补充,遗漏了什么内容,找出困惑,并及时记在笔记本上进行对照反思就是一种自学。三是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比如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首先要求学生通读与高中语文课本配套的内容,再结合一些中学课外阅读必读的文学名著书目。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按其语文理解能力阅读不同读物。

三、有效实施小组讨论教学

小组讨论教学是当前比较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处于试验阶段,通过实施,发现在中职学生中更为适合,此种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学科素养,也符合中职学生比较喜欢宽松自由的学习状况。

1.师生协调,突出学习角色

小组讨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用什么方式打造这个学习平台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教学模式的思想境界,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虽然这种模式已经出现很久,但真正实施并没有普及,高中语文课还算比较先进,利用率比较高。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学习方案,分组细节和具体方式方法。当学生渐入佳境时,慢慢退出学习平台,转化成为辅导角色。其次是教授学生小组讨论教学的方式方法。讨论的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但针对具体学科、不同学生,同样存在内在的规律和方法。如预设话题、信息收集、情景设置、片段准备等,还有就是教会学生怎么临场发挥,怎样抓住主题,找准方向。另外,在实际小组讨论过程中,如何调节气氛,协调小组间的矛盾和共同处,使气氛更融洽,又不会失控,既不偏离主题,又不失生动形象,这也是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的技巧。

2.科学整合,巧用文本

小組讨论教学并非散乱的学生发言和行为,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文本参照依然是主要的,但小组谈论绝不能复制传统的讲述课,不然就会失去意义,只是换汤不换药。所以,不能完全按照课本推进,又要将文本的内容全面贯彻,更重要的是将文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将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样,就必须对原有文本进行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验,要求教师对文本思想有精准的把握,并能提炼、提纯,并形成对原有文本组织再加工的能力。比如《包身工》一文,本文的主要学习要点有两大内容,一个是语言能力,一个是思想传达,要求学生掌握对事物的描述方法,并能明辨是非,能产生对旧社会的厌恶之情,也能产生对新社会的憧憬和感激。但对于小组讨论模式来讲,学生不可能长篇阅读,再进行话题演绎,更要注意对旧社会的深刻剖析,所以在整合文本时要注意以课文为中心,搜罗相关文本和话题,发挥烘托作用和学生能动性,既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又没失去课堂意义。

中职语文教学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将教育发展大方向与教学技术新发展相结合,不断改进策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顾黄初.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10).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活动课中职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