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述图案教学方式

2015-05-30邵云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邵云

摘 要:图案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理论与实践直观统一的原则,并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按照专业的变形和设计的要求进行图案设计。

关键词:图案教学;统一原则;图案设计

图案在我们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渗透,衣、食、住、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各个方面,我们一般采用立体图案和整体格局。图案知识是生活设计、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专业的环境艺术和室内设计的要求,设计和应用到室内环境中去,这也是图案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统一原则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表述正确,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趣教学。例如,在图案设计这门课中,教师应严格界定的把握,图案设计和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紧密相连,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不是模糊的概念。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教学中理论尤为重要。但是理论实际相结合是教学效果最好的运用。为了使学生掌握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现实授课。首先,他们的经验可以链接到课堂,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其次,你可以把图案设计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运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动,才能使抽象的概念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财富,这堂课才是有效的,也不会导致学生囫囵吞枣,抓一堆无用的、僵化的概念。图案设计这门课程还需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逼真地安排学生联系实际等。这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这在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技能、技术发挥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创造性地实践,对他们严格要求、督促、检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直观原则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其他教学需要按照模式来显示给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图片、视频等。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花纹图案的特点。

例如,学生可以表现出同样的风格下不同的图案,在课堂上,学生精心设计色彩的运用:第一,色彩对比法,包括色相、明度、純度、相比区域,并对比或大或小的对比度、色彩饱和度,所述不同颜色占据不同面积时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影响。例如,黄色光感最强,人们通常认为阳光、灿烂、辉煌。第二,调和色的规律,在原则上,均匀的颜色变化是配色的基本规律。各种颜色相得益彰,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第三,色彩构成规则,包括色彩平衡、主次呼应、点缀、渐变效果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图案设计魅力所在。

二、注重图案设计的实践

时下很多学生在平面设计实践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主要是因为在想象力这方面缺乏实践,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更多的联想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这种美,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审美情趣的审美感,开阔视野,所谓见多才能识广,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加强视觉形象的感受,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体系。总之,学生的人文态度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学生可以安排文化交流,以便有更多的交流和艺术灵感产生,以便能够在碰撞中激发灵感;学生要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毕竟图案创造和很多时间都是来自于大自然、风景、动物等,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求更多来自大自然的灵感,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著名的展览和画展,学习设计和创作名家之作。

教学图案设计的教学改革,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文本作业改革的形式。传统的作业方式是根据任课老师的知识安排,针对性并不强,内容也单一,很容易分离且不利于艺术思维的培养。今后的教学改革在创新合作形式方面也可以进行开展,教师可以单独布置一些强化型的功课,以提高图案设计学生的知识强化,同时也在创新上有所突破,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国外流行图案模式的发展方向,然后结合实际过程设计项目、完成项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负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开发和使用软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新潮观念和完成实际项目的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红忠,郑皓华.装饰图案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陈海鱼.包装装潢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4]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01.

[5]丛惠珠,丛玲,丛鹏.中国吉祥图案释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0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