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5-05-30彭元凯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美术情感

彭元凯

在现如今的初高中教学方案中,情感目标、道德目标和价值目标的体现已经越发显著。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剖析,明确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并深入研究高中美术在情感教育上的教学策略。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追寻视觉美感的同时,还要求学者在思想和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收获。为达到此目的,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成绩不理想

受“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影响,高中的美术学生普遍对绘画的技巧和水平过度重视,将专业课成绩放在了次要位置,缺乏对情感教育的关注。

2.教师对情感教育的忽视

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以传授美术技艺为主,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课堂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缺乏情感教育的弊病就会根深蒂固。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表现

首先,由美国专家学者提出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情感教育,在学术领域强调了学生和教师需要重视情感态度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成为有理想、有素养、有知识的栋梁之才。其次,情感教育对美术学习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心灵的高度有所提升之后,自然而然审美的角度也会别具一格。在课堂上,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美术作品灵魂的力量。最后,情感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美术教学中,更对学生日后的自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一个情感丰富细腻的人,会认真对待他人,也会认真对待生活。

三、对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1.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

抛开高考对艺术生专业课成绩的低要求,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专业课的教育,要求学生正确看待情感教育问题。改变对艺术的传统看法,提升个人品质,加强思想建设,为情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行教育革新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以学生实践为主,在教师对绘画主题进行讲解之后,学生开始实际操作。其中,严重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更多地开設鉴赏课、学术交流课。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一周安排至少一次的美术鉴赏课,鉴赏作品可以是学生作品,也可以是名家画作。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表达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谈谈创作理念、作品背景、社会人文、时代精神。

如何加强高中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历史课题。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其操作过程要有可行性,达到情感教育的标准要求才是美术教育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吴洪英.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专业课美术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创意美术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