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网络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应用研究

2015-05-30李巍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就业指导

李巍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结合,利用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空间距离影响小、成本低廉等优势,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求职信息整合,建立就业指导网站与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以期开创一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网络;就业指导;信息整合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高速增长,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就业渠道不通畅、信息沟通不及时等因素,给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如果能够利用信息网络将能准确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和就业流向,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信息网络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网络平台功能不完善

许多信息化就业指导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只能实现在网络上发布企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此外,部分高校在建设就业指导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只重视硬件设备的建设,忽略了网络平台的内容建设,就业指导网络平台的内容陈旧、互动性差,部分网络平台只能够为毕业生提供简单的用人单位招聘职位信息与毕业生的个人求职信息,却不能对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管理,存在缺乏创新、安全意识差、不能实现企业与毕业生在网络平台进行双向选择等问题。

2.网络平台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信息整合度不高

绝大部分就业指导网络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各大高校都是各自进行收集、整理、发布信息,各高校之间的信息未能实现互通,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平台信息相对封闭、资源利用有限。同时,高校、用人单位、职能部门的信息不能互通,常常出现企业有用人需求却无人应聘,或者毕业生找不到合适职位的情况,这都是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就业指导功能。

3.探索信息网络环境下新的就业指导实践及创新模式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网络平台只能够实现企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的发布,不具备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功能。网络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就业指导功能。针对以上问题,要探索信息网络环境下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可以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就业指导智能手机APP客户端机就业指导网络平台,在客户端以及网络平台中导入毕业生个人的网络信息库、建立企业信息库,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平台及就业指导网络平台可以给广大毕业生提供更方便、更全面的就业指导和安全的就業环境。

二、发挥信息网络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库

从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式入手,一方面,毕业生可以直接登录就业指导平台完善个人资料,及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个人资料进行修改与维护,以方便用人单位的查询。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能够登录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并发布招聘信息,建立毕业生个人网络信息库和企业信息库。

2.建设就业指导网站

建立就业指导网站,对毕业生在职业规划、就业心理等方面应掌握的知识进行研究,整合、梳理科学的知识体系。针对毕业生,招聘单位能够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学生能够查看招聘信息并且能够查看企业信息。另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实现沟通和交流,使求职供需双方的选择更加方便。

3.开发智能手机APP

利用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智能手机APP,该APP分为企业用户和学生用户,二者能够在手机平台上进行信息发布,并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能够根据企业与毕业生的需求将就业信息与服务及时、准确地发送到手机APP,通过进行信息定制、按时推送,满足毕业生与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4.建立O2O(线上对线下)模式的就业交流平台

(1)线上:用人单位以认证方式入库,发布用人信息。学生可对想要竞聘的企业开放查看个人信息权限,并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自动生成学生简历(自动导入学生学习情况、奖惩情况、诚信情况、任职情况等),在线上进行招聘。(2)线下:学生参加面试,现场考察企业;面试官现场考察学生,在线下进行对接。

三、提高学生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学生就业的安全性

1.保证就业指导网络平台信息的真实性

为保证就业信息发布的安全性,需要对用人单位信息库进行管理和维护,用人单位以认证方式入库和发布用人信息。毕业生个人信息与学生管理系统结合,自动导入学生学习情况、奖惩情况、诚信情况、任职情况等,保证学生信息的真实性。学生可对想要竞聘的企业开放查看个人信息权限,并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自动生成学生简历。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了解的O2O模式,既有安全性保证,又能增加就业几率。

2.网络平台严格审核发布信息

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另一个是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的安全性。因此,要加强对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的审核力度,保证指导网络平台的安全运行。对于用人单位,要进一步核实真实性,包括核对用人单位的地址、企业规模、企业的营业执照以及法人身份证等。对于毕业生,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保证自己发布或转发的就业信息的真实性,能够辨别真假就业信息的内容,提高甄别假信息的能力。

要通过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量丰富的就业指导网站,并运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对智能手机就业应用平台开发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能够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他们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程、全面、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同时,通过就业指导网站、智能手机APP客户端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开辟多渠道沟通手段,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田兆富.基于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35).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适用边界
网络帮助行为初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展开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信息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适用及认定
网络共享背景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