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在欧洲》的批判意识

2015-05-30胡雯丽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种族歧视霸权主义

胡雯丽

摘 要:《人在欧洲》是龙应台旅居瑞士一年半的心路历程,从《野火》到《人在欧洲》,龙应台延续了她一贯的批判风格,较之前的《野火》,《人在欧洲》的批判更为深沉,龙应台的视野更为开阔,批判意识更为强烈,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性问题和对本土问题的热切关注上。

关键词: 种族歧视;霸权主义;阿以冲突 ;本土问题

龙应台旅居瑞士的时候,正是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她作为一个有情怀的知识分子,纤细的神经很敏感的捕捉到了国际社会中逐渐突显的各种问题,她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发展,她把对国际性问题的思考都付诸于笔端。

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长久而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历史性问题。龙应台在《人在欧洲》里多次提到种族歧视的问题。走在瑞士的街头,不是被当做泰国的妓女,就是柬埔寨的难民,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态度不是不甚自觉的歧视,就是屈尊的同情。龙应台直言她每天面对这些成见,心情都是不愉快的。龙应台对种族歧视的认识并非只是这般的片面,她不仅看的到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她也看的到亚洲人对欧洲人的歧视。比如,在台湾,人们嘲笑西洋人是野蛮人。比如,台湾司机对非洲人的轻视与戏谑。在冷峻批判种族歧视的时候,龙应台不单单只是停留在揭示的层面,而是穿过层层表象,直指人性本质上的弱点,她认为在所谓的种族歧视上,各个民族都是相当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与歧视都是人性的弱点。龙应台不主张狭隘的民族主义,她犀利的揭示了在种族歧视这个全球性的问题面前,中国人现有的心态。中国人抛弃了异族非番即蛮的观点,转而接纳了白种人的世界观:先进的白人高高在上,肤色越深,层次越低。中国人自己,就在黑白两极之间。

霸权主义也是一个旧问题,但是在冷战结束,国际社会发生巨变后逐渐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即美国一跃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企图独霸世界。龙应台曾直写美国人的丑陋。在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二战历史遗留问题中,西方列强盲目而笃定地帮助以色列万里寻仇,美国更是仗着自己权大势大,毫不心虚的扮演着判官的角色。在瓦尔德海姆事件上,有意引导舆论走向,忽视一向标榜的尊重人权,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个道德巨人。单薄的批判不足以立证,龙应台搬出美国对伊朗的军售和对尼加拉瓜的干涉,将道德这张面具狠狠地撕下来。对于美国人的道德虚伪,龙应台还专门写了一篇《桃色之外》,指出性在高喊了几十年性革命的美国,仍然有点肮脏下流的味道,美国人价值观念上的混乱与矛盾正反映了他们道德上的虚伪性。龙应台批判美国言论自由背后实则是对思想的严厉控制,美国利用自己对国际舆论的控制权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上国”心态。

阿以冲突,由来已久,是国际问题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所涉因素最复杂,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多年的冲突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死亡,以色列最初受到不少同情,但后来以强硬的手段镇压巴勒斯坦人则受到广泛争议,而美国至今一直坚定支持以色列。龙应台曾亲身到过中东地区,亲历了阿以民族之间你来我往的相互伤害与对抗。流血事件时时发生,经常波及孩子和老人。在阿以问题上,龙应台的立场似乎与国际上大多数人一样,对于以色列的强硬手段表示不满。龙应台曾在《受难的路上》写到:“然而犹太人是占领者,阿拉伯人是被奴役者。”“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土地,统治阿拉伯人的生活,把阿拉伯人变成以色列的下等国民,这就是占领,就是压迫。”或许由于阿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龙应台并没有作过多的批判,仅仅是将自己所见的杀戮与流血事件,所听到的国际新闻叙述出来,发表的观点也仅仅上述两处。对于阿以冲突,龙应台流露出的更多是对受难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呼唤。

对于中国的社会问题,龙应台曾在《野火集》里大肆揭露。在《人在欧洲》里,居住在苏黎士的以色列妇人对龙应台表达了对东方文明生活的向往,这使得龙应台很尴尬。在龙应台眼中,现在的中国并不是老庄哲学描述的那般优雅,相反,它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湖水、森林面积正在急剧减少,空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中国人并不是只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中国人对物质主义的追求跟其他国家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跟苏黎士为受伤的小鸟疗伤,为死去的小鸟安葬比起来,中国人对动物的漠视和残忍简直不忍直視,将刚出生的小狗扔出高墙,全家总动员杀猫,将残疾的仔猪摔死,观赏螃蟹在火中的挣扎……中国人对动物的肆虐毫无罪恶感,“杀生”的观念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跟西方人喜欢在元首身上开玩笑的幽默方式比起来,中国人认为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热衷于将元首脱离人的队伍而神化,喜欢个人崇拜。龙应台认为这是中国人对人的了解的单纯和肤浅。跟德国人敢于正视,尊重二战历史比起来,中国人更擅长回避历史,将历史真相隐藏在执政者的游戏之中。跟黑人为民族自尊而进行殊死奋斗比起来,中国人似乎丧失了自己的民族尊严,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里,中国的孩子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娃娃,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始终一个方向的盯着美国,价值观念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来。

龙应台的批判皆为她所见所闻所思之事,她的批判意识游走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需要读者自己细细阅读才会有所体味。

参考文献:

[1] 龙应台.人在欧洲[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4.3.

[2] 龙应台.野火[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0.5.

猜你喜欢

种族歧视霸权主义
“握拳而立”
伦敦市长就国航杂志“种族歧视”风波表态
韩国媒体眼中的中国霸权形象
肯尼亚中餐馆因“种族歧视”挨批
从科索沃战争看超级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