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区小学生教育教学中新课程导入有效探究

2015-05-30欧珠罗布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品综合素质激发兴趣

欧珠罗布

【摘 要】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教育好我们藏区每一个孩子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具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作为人师,我们要用心去关爱、呵护,要用信任、赞许的目光去寻找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是基于我省当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育的现实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

【关键词】藏区教育 新课改导入 师生关系 激发兴趣 思品 美育 综合素质

古人曰:“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提问”。教育好我们藏区每一个孩子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具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作为人师,我们要用心去关爱、呵护,要用信任、赞许的目光去寻找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所讨论的范畴是当代教育思想和人才发展观念的问题,是基于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育的现实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关键。目前新课改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导入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很好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发了想象力。但一定要得当,否则一开始就控制不好,注意力的再集中就又需要时间了。所以导入精炼,恰当就好。要切题,不要流于形式。

近年来,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已成长为我国现代新课改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热点。我们农牧区小学如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藏(汉)语文》、《藏(汉)数学》、《品德与体育》、《美术》、《音乐》等课堂教学是农牧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藏区课堂教学中,新课改能实现课程整合,让师生双边活动充满激情和活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想象力,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大大提高农牧区小学综合课堂教学效率。将新课程教学融入我们藏区综合课堂教学之中,改变小学以往说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小学课堂教学。当我们藏区教学恰如其分地融合于现代教学化,小学生课堂教学中、我欣喜地发现新课改教学让教材内容鲜活起来,让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脸上笑起来,为农牧区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奠定了基础。美育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多样具有美感意味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的特点。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爱美的情趣以及对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初步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小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注重趣味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紧张的,不愉快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到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希望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找到自己,激发兴趣,自主地学习。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虽然一节课时间较短,但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来进行合作条件,自主学习。弥补自己学习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共同提高到效果。

培养学生问题学习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复习课上,也尽量想办法,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应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教师要自觉承担教化社会的责任,把”育人“放在首位。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如责任、良知、诚信、善良等品质及其他能力。因为,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学生,不需要老师监督,也能自觉地为了某一份责任而努力读书。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精神的需要,做学生的精神翔者,提高学生的精神层面,让他们有独立的、健康的、强大的精神;我们相信,教师个人是可以影响社会的,因为,教师个人可以改变许多学生,而许多学生的改变,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改变。

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堂教育得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可得益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用多一点耐心,献上我们自己的一颗宁静致远的心,相信顽石亦会有化开的一天。小学思品和美育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多样具有美感意味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良好和谐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美育,既是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又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为此,在小学各科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思品、美育,做好美育工作。从而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藏区小学教学能否紧跟教学改革步伐,能否在短期内有所改善,这不仅需要我们藏区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家长高度重视,转变观念,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热爱自己的这一份职业,根据藏区特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胆创新,努力提高藏区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宽容,要时常转换自己的角色,使教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中,不能不考察学生的心理规律,盲目行事是不行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应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课堂教学教师头脑中要有良好的品德、法律、文明意识。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各行各业都要文明、依法办事,教育也不例外。“以人为本”的教育及文明管理学生对法律更为注重。如果教师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也了解学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也许就不会把学生赶出教室,就不会做出体罚、伤害学生的极端行为。因此,要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教师要提高教学有效质量。

苏格拉底先生曰:“教育是把人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如果把教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那就会出现奇迹。“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只要我们藏区广大教师能摈弃传统中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教育活动,使校园里所有的“花草”都能阳光普照,那么,摆在我们国家和民族面前的,将是一条更加光明的大道。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猜你喜欢

思品综合素质激发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